浅析《牡丹亭》的爱情观

浅析《牡丹亭》的爱情观

ID:9806872

大小:5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5-10

浅析《牡丹亭》的爱情观_第1页
浅析《牡丹亭》的爱情观_第2页
浅析《牡丹亭》的爱情观_第3页
浅析《牡丹亭》的爱情观_第4页
浅析《牡丹亭》的爱情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牡丹亭》的爱情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牡丹亭》的爱情观摘要;汤显祖一生仕途不顺,深受“泰州学派”的影响,致力于追求至情思想,在他家喻户晓的名著《牡丹亭》中他把“至情”的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别开生面的爱情呈现,戏剧中杜丽娘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都深深体现着作者的爱情至情的思想。一首挑战千年的爱情传奇,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的解放和自由,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性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关键词:汤显祖;至情;爱情呈现;执着追求;个性解放;前言《牡丹亭》是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这也是他最得意的一部作品,这时他的“至情”的思想和艺术

2、都已达到成熟的境界。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暮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小说的情节是传统的“才子佳人”的老套爱情模式,而在戏剧中,汤显祖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劳动,把小说中的传说故事同明代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呈现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爱情观,具有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光辉理想。剧中女主角杜丽娘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执着追求至情爱情的行动,深深感动着每一个读者。汤显祖用他满怀情感的笔触,为我们那些致力追求爱情的人构筑了一个至情的情感世界。.-一、《牡丹亭》独特的创作思想(1)

3、汤显祖的至情追求汤显祖生活在那个时代,读书人是以追求功名利禄为人生的目标,读书即是为了达官显贵,也是为了造福一方百姓,读书同时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汤显祖一生追求,希望能在朝廷有自己的所作所为,然而朝廷的黑暗,让他的理想一次次落空。在仕途遇挫之后,一直生活在“有情则不得不忘情,忘情而又不能纵情”的情与理的矛盾之中,他痛感现实社会中“理”禁锢和扼杀了人性人情,从而声明了情与理得以统一和同源,情既是理,理在情中。是情中存理,还是以情反理,这是他一生都在探索的主题。因而对情的探索是他毕生追求。由

4、于汤显祖对情的极力推崇,文坛上一直流传着他和老师张位(1539-1621)有关“性”和“情”的一段对话。何为“性”,何谓“情”?汤显祖认为,“性”、“情”原本都出于同一个本体,即人的天性,所以“性”、“心”、“情”原来就是一个本体,他说:“天机者,天性也;人心也”;“人生而有情”。[1]但是,如果仔细辨析,两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性即是先天禀赋的,生而有之,所以无善无恶:而“情”则是后天养成的,随物而动,所以有善有恶。故而他又说:“性乎天机,情乎物际”,[2]“性无善无恶,情有之”。[3].而“情

5、”之善者,即为人伦的根底,因此就必须就“情”而言“性”,“情”即是“性”,所以他说:“岂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也哉”。[4]汤显祖认为“情”有“真情”和“矫情”.-之分,即他在《复甘义麓》信中所说的:“性无善无恶,情有之”。“真情”就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力图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合理要求:“矫情”就是人们的那些不正当情欲,比如对“酒、色、财、气”的贪恋和放纵,以及官场中的尔虞我诈,争夺权利等等,而在他眼里“情”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只有真假、深浅、爱恶之别。他提倡用情时一定要“真”要“深

6、”要“极”,“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否则,“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复生着,皆非情之至也”。这就是他一直致力于追求的“至情”就是真情、深情、极情,与至情相对是假情、矫情和虚情。也正是在这意义上,汤显祖充分肯定了“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情之至”的合理性[5]。在传世的:“与茗堂四梦”写情的作品里,最令汤显祖自己得意和骄傲的是《牡丹亭》,最受当时文坛青睐和赞誉的也是《牡丹亭》。《牡丹亭》的问世以后,吕天成评价道:“杜丽娘事,果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暮色之情,惊心动魄。”[

7、6]对于“至情”思想的追求,《牡丹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到了这一点。《牡丹亭》第一出场时,副末出场,一曲【蝶恋花】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与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交代了全剧的主题思想:一句“世间只有情难诉”.-把全局内蕴的至情思想曲折委婉的表达了出来。而汤显祖为《牡丹亭》出版所写的题词,将至情思想表述得更为清晰明白: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8、7]“生者不可以死,死者不可以生”,这既是《牡丹亭》情爱思想的主旨所在,也是汤显祖本人有关至情思想的明确宣言。一篇《牡丹亭》不知吸引了多少读者,更使我们对他提倡的“至情”思想,深深的向往。他认为:“世界是有情的,人生是有情的,而有情的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正如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指出的:“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一勾栏之上,几色目之中,无不纡徐焕眩,顿挫徘徊。恍然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