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

ID:9784161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9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_第1页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_第2页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_第3页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_第4页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代写论文课程改革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均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这两种学习方式对人的发展都是必要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正确地对待接受学习:明确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寻求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融合;倡导把建构主义理论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加以整合的创新学习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一时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基础教育课堂中能

2、否废止接受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接受学习?笔者拟就上述问题作点探讨。    一、关于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1.两种课堂学习模式的比较  最基本的课堂学习模式包括接受模式和发现模式,或者称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在一些教师的心目中,探究学习有被神化的倾向,俨然成为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实际上,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并不是以某种学习方式为条件,接受学习不等于机械学习,探究学习也不等同于意义学习。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从学习内容看,接受学习适合已定论的学习材料,探究学习适合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具体材料;从学习效果看,接受学习对学习内容掌握的速度快、系统性强,探究学习速

3、度慢不成系统,但记得牢、易迁移,有利于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从组织形式看,接受学习适合集体教学,探究学习适合小组学习或个别教学。[1]由此可见,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对人的发展都是必要的。在人的认知活动中,二者往往相辅相成,结伴而行。接受学习是探究学习的基础,探究学习是接受学习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需要说明的足,在接受学习中,我们倡导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关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接受学习的三种类型。一是机械性接受学习,指的是学习者不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完全是注入式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二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指学习者缺乏学习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进行的学习;三是有意义的

4、接受学习,指学习者以思维为核心的一种理解性的学习[2]。新课程所摒弃的是前两种接受学习,我们所提倡的是第三种接受学习。水平高的教师善于在接受性教学中,渗透研究性、探究性的观念、原则和方式,达到发现的目的。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心理过程。有意义接受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倡导的一种学习模式。它是指在学科学习中,将有意义的材料同业已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有关知识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掌握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方式。奥苏伯尔接受学习的理论基础是他的认知结构同化论。他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被动的。相反,他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找到新旧

5、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重建和改组。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理过程是:在认知结构中找到同化新知识的原有有关知识;经过同化学习机制,运用分析思维和演绎推理方式,使新知识与原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找到新旧知识的本质联系,进而概括出新的规律性知识,重建新的认知结构;然后,再在运用新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检验、巩固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实现新知识的迁移[3]。  (3)有意义接受学习也符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人类传承文明、保持文化传统的基本方式。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内,不可能将大多数内容由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等方式来建构,有效的和主要的方式只能是接受学习,这已被

6、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证明。接受学习的教学内容以现成的、定论的方式系统地呈现,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这对于传承文明、保持文化传统是十分有利的。接受学习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为人类传承文明、自我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许多场合,教师有条不紊地系统讲述比其他方法要有效得多[4]。另外,接受学习有助于学生受纳性能力的发展[4]。而受纳性能力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人的后续发展。因为绝大多数人的许多知识与经验正是通过“接受”而获得的,所以教师的有意义传授与学生的主动接受也是符合教育规律,能促进学生发展的[5]。    3.接受学习仍应是

7、中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中小学的年龄段,其认知特点是:受动性大于能动性,依赖性大于自主性,继承性大于创造性。他们的学习,只能是以吸收、继承为主,因为没有继承和接受作为基础、原材料,没有间接经验基础上的经验重组,他们的创造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对于正在累加知识技能的中小学生来说,接受学习对他们更重要。实事求是地说,在目前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应是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