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学生的尊严与情感教育的应对

试析学生的尊严与情感教育的应对

ID:9745150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7

试析学生的尊严与情感教育的应对_第1页
试析学生的尊严与情感教育的应对_第2页
试析学生的尊严与情感教育的应对_第3页
试析学生的尊严与情感教育的应对_第4页
试析学生的尊严与情感教育的应对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学生的尊严与情感教育的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析学生的尊严与情感教育的应对  论文摘要:人的尊严状况反映了特定社会的秩序关系,表征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学生的尊严是特定社会中人的尊严状况的缩影。整体主义的传统文化和工具主义的教育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尊严,导致学生尊严的边缘化。学生缺乏尊严感既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也妨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社会和教育应从制度上确立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也应给予学生恰当的尊重。  论文关键词:尊严;尊重;地位;权利    我国传统社会和文化向来强调“师道尊严”,学生的尊严问题向来无人问津。而获得尊严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能够被社会、他人尊重和认可,获得价值感和尊严,是人生

2、“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当然也不例外。21世纪的中国需要自尊、自信的中国人。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普通民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任务。教育领域应对此予以充分的关注。  一、尊严以及学生的尊严  现代汉语词典对尊严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但不同的学科关于尊严的理解各有其不同的角度和焦点。生命伦理学认为,“人的尊严就是指人的尊贵和庄严,指人具有一种高于物和其他生命形式的且令他人敬畏、独立而不可侵犯的身份或地位。”任何一个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的人都享有人的尊严。另一种观点认为,尊严是“公民

3、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声望、工作环境、家庭关系等各种客观条件而对自己的社会价值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这种观点采用的是心理学的角度,把尊严基本等同于人的自尊意识和心理。而从法学的角度,“尊严从本质上讲就是不受侮辱的权利。”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并应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最起码的尊重。”这种观点把尊严理解为个人通过相关的他人、群体和社会所给予的价值承认和尊重而形成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或身份。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的尊严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密切相关,不同的社会状态影响甚至决定了何种人享有何种尊严。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等级秩序、伦理秩序

4、以及相关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等是影响甚至决定人的尊严的客观存在,个体的尊严表征了其特定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  康德从哲学角度关于尊严的论述最为经典,对现代的影响最大。康德认为,“目的王国中的一切,或者有价值,或者有尊严。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在康德看来,“人即是目的”,人的客观存在就是目的本身,没有什么其他只用作工具的东西可以代替它。他认为人的尊严与人本身固有的价值相联系,人性本身就是一种尊严,并且人所具有的这种尊严是不可替代、不可剥夺的。  综合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学生的尊严是指基于其人和未成年人的双

5、重性质而理应获得的、由社会和成人予以保障和尊重的地位和权利。首先,学生享有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应该享有的普遍意义上的人的尊严,这种尊严不可剥夺、不可亵渎。其次,人是目的,学生的发展本身就是目的,学生及其发展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工具性的手段或存在,否则,这种手段或存在毫无尊严可言。第三,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因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和易受伤害,理应得到社会和成人的特殊保护和尊重。第四,社会的相应制度以及教育、教师的尊重是学生尊严的主要和保障。  二、学生尊严的时代状况  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类群体,学生的尊严是人的尊严的一个缩影,而人的尊严状况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就人类的整个文明发展史而言,普遍意义上的

6、人的尊严并不是一个常态。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前的西方社会中,享有尊严的只是神以及那些位高权重的宗教和世俗统治阶层,普通民众是谈不上尊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人的发现”开启了西方社会重心下移的历史进程,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科学知识的增长,作为普通个体的人的地位逐渐提升,普遍意义上的人的尊严问题才开始受到关注。中国的情况与西方社会基本相似,只是这一过程比西方滞后了好几百年。与西方中古世纪相似,强调等级秩序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对普遍意义上的人的尊严也向来不够重视。只是到了20世纪初,随着封建王朝的崩塌,西方科学与人文思想的输入,人的尊严问题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东西方大致相似的

7、人的尊严的发展历程,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对整个人类以及个体而言,越是高级的需要,对于维持纯粹的生存也就越不迫切,其满足也就越能更长久地推迟。尊重的需要是相对较高级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被关注和被满足需要一定的条件。西方中古世纪以及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普遍意义上的人的尊严之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关注和发展,主要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问题、安全问题才是第一位的问题,其他问题是无暇顾及的。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