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前期的政党政治构想

日本明治前期的政党政治构想

ID:9745019

大小:6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5-07

日本明治前期的政党政治构想_第1页
日本明治前期的政党政治构想_第2页
日本明治前期的政党政治构想_第3页
日本明治前期的政党政治构想_第4页
日本明治前期的政党政治构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明治前期的政党政治构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日本明治前期的政党政治构想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小编专门编辑了“日本明治前期的政党政治构想”,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明治前期,日本思想家们接受西方政治学说,对“政党”的认识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在此基础上,这一时期日本政治家和思想界又提出了近代化的政党政治构想,同时也产生了对政党参与政治竞争的思想交锋。本文拟依据当时的原始文献,对这一时期日本的政党政治构想做一梳理,以就教于学界同人。  一 对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近代性理解  明治前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在对政党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又对政党在现实政

2、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释,尤其是一些直接从事政治活动的政治家的阐述更为细致。这些阐释已完全不同于对传统的“徒党”的理解,具有明显的近代性。  政治家大隈重信特别强调了政党在立宪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宪之政乃政党之政也。政党之争乃主义之争也。故所保持其主义者若过半数,其政党可得政权,反之则可失去政权。此即立宪之真政又真利之所在也。”他认为,如果没有政党而贸然召开国会,那只能造成社会混乱:“立宪政治之真髓乃政党之政……毕竟立宪之政在于不使社会秩序紊乱,使国民可平稳表达思想也。然而于全国无政党之时,若猝然开设国议院,假令一朝应生出几多政党,也不能坚固其根

3、本。普通人民亦不知道何种政党有如何之主义,政党之势威多频频浮沉,若果然,其混乱纷扰之惨淡将会出现于政治上,夫依保持社会秩序之治具却有恐紊乱之也。”因此,他主张在开设国会之前,应当允许日本国内政党的充分发展:“若公示决定立宪政体,应加速发生政党之萌芽。如此,若允许经过一年或一年半之岁月,各政党主张广泛出现于世间,国人也亦判定甲乙彼此之得失,各自达于立其流派。”这样可为实行正常的立宪政治创造必要条件:“于此时,欲选举议员,开设议院,可保持社会之秩序,得收立宪政体之真利。”他强调真正的立宪政治,无论提出政治主张还是选举议员各方面,皆离不开政党。  大隈的追随者小野梓

4、也主张立宪政治离不开政党:“大诏一降定立宪之事,我辈帝国臣民逢万世一遇之盛时。唯此际如何为计划,如何尽职责,以无愧于帝国臣民乎?无他,只有结一团之政党,我相集相同表达声望耳。来吧我兄弟,来结我政党,尽我臣民职责哟!”他将是否组成政党作为能否真正实现立宪政治的前提条件,因此公开向社会发出了组织政党的号召。  板垣退助后来对政党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总结强调:“盖政党为天下必至之势,且由政治上必然之理构成者也。凡区分邦国之强弱,以致所隆替者,其原因实莫不在于是否统一、舒达国民之势力这一点上。而构成政党者作为经国之公团结,代表国民之聪智与睿德,以成为指定、策励国家

5、方向者。故若开启国民自觉于此,以至与国家俱喜戚忧乐,欲不兴政党亦不可得。”即假若不组织和不发展政党,上述一切皆不可能实现。所以板垣强烈主张“经国构成公团结,政党建立完善体制,可巩固国家之基础,期待国运之发展”,并认为只有发展政党才有可能使国家繁荣昌盛。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中日相互认识的现状特征与课题”,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在两国关系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的和平对等、联系紧密和交流频繁的时期。但是,近年来中日两国的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却出

6、现了疏远、冷淡甚至恶化的现象。如何化解两国国民之间的对立情绪,改善相互印象,增进相互理解,已成为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要课题。  本文将梳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国民相互认识的变化,分析中日国民感情和相互印象的基本特征,探讨今后中日文化交流的方策。  一 中日相互认识的历史轨迹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受国际环境、中日各自国内状况及两国关系等诸因素的影响,中日之间的相互认识,大体以冷战结构崩溃为一大转折点,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而这两个时期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

7、,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为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为第四阶段。总的来说,每20年左右为一个时期,每十年左右为一个阶段,从邦交正常化到现在经历了从接近到友好、再从冷淡到恶化的过程。  第一阶段,从1972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相互接近的阶段。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间长期对立的状态,两国关系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从此,友好和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主旋律。由于中日关系的这一根本性变化,中国开始对全国民众开展“中日友好”的教育,两国间友好交流的信息也不断增加。但是,在改革开放前的“文革”时期,中日两国虽然恢复了邦交,但仍处于各个方面不能自由交流的

8、闭塞时代,两国国民之间的交流很少,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