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41932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7
《浅谈新闻报道不可过度追求新鲜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新闻报道不可过度追求“新鲜性” 1、时间上同步甚至超前 诚然,新闻报道是要讲究时效性的,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新闻稿的发表之间时间差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越明显。新闻发迟了,就成了旧闻,沦落为明日黄花。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很多记者却只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时间同步到进行“摆拍”的地步。比如:2005年发生在厦门的“记者守株待兔摆拍摔跤事件”,躲在暗处的镜头同步记录了一位骑车人在暴风雨中碰到路上的水坑而摔倒的全过程。至于“超前新闻”更是不胜枚举,名人在媒体中“被去世”已非首次。2010年6月,就有媒体超前报道金庸“去世”的消息。 2、内容上追求猎奇 新闻报道要追
2、求新闻的内容新,因此,新闻工如果挖掘或采写受众不知道或者不清楚的新闻内容,会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当下许多新闻报道只一味地追求内容上的推陈出新,不惜八卦、毒舌、旧瓶装新酒,甚至对相关新闻事件搞“媒体审判”。譬如说,2010年诸多媒体一窝蜂地对“犀利哥”的关注,对“蒜你狠”的相关报道,新闻报道在内容选择上的猎奇可见一斑。如此一来,追求“内容新”的初衷与实际效果就本末倒置了。 二、新闻报道过度追求“新鲜性”的原因 1、迎合不断变化的受众需求 “研究、重视、了解受众的兴趣和需要,已经成为今天所有媒体与媒体从业人员的共识和必需。”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体内容的取舍
3、。记者、编辑的选择最终还是由受众支配的。他们理所当然选受众想听,想看,想知道的。其次,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体的风格定位。作为新闻媒体必须在充分了解自身受众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定位自己的风格,从而有针对性地满足这种需求。第三,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体变革的方向和进程。受众是传媒的财富之源,拥有庞大受众基础的媒体才能发挥其影响力和号召力,从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界站稳脚跟。 2、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 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涌现,新闻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都为传媒业的发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这种竞争的加剧不仅体现在传播速度、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的较量上,更体现在对有限受众群体的争夺上。各媒体及其新
4、闻工不断挖掘着新闻价值要素的同时,也竭力使自己的传播内容“别出心裁”;新闻的“新鲜性”便首当其冲成为了广大新闻工追逐的焦点。由一味追逐和过度开发演变成最后的八卦和猎奇。这也给媒体界乃至社会大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利的负面影响。 三、过度追求新闻“新鲜性”产生的负面影响 1、极易滋生假新闻 有关假新闻的负面影响,《新京报》首席编辑、评论员曹保印为此撰文《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新京报〉一则失实报道谈起》,其中一段话颇具概括性:“这则报道失实的原因,就是相关采编人员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常识,没有做到足够的敬畏,质疑的意识不强,核实的力度不够,新闻源过于单一,缺乏多方面的实证,以及记者‘不
5、在新闻现场’等。什么时候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视为最低的也是最高的标准,并且恪守这个标准,什么时候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失实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还原事实真相,什么时候才能具备‘百年大报’的品质和风范。”以2010年度《新闻记者》评出的十大假新闻为例,几乎每一条假新闻都有共同点:“轰动性”、“新鲜性”。其实假新闻的产生,从媒体的角度来说,大体有主观假新闻和客观假新闻两种形式。 所谓主观假新闻,是新闻采写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进行的主观造假,其主体可以是记者,编辑,甚至是作为把关人的媒体领导。而主观造假的原因不外乎三方面:首先,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新闻工在名利的诱惑下,把职业操守抛到脑后
6、,把新闻工作当作了谋取经济利益或扬名利万的一种手段,甚至冒着被道德谴责、法律制裁的危险进行新闻造假,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2007年发生在北京的“纸馅包子“事件。其次,在媒介竞争的压力下,不得已而造假。如何抢到到第一手的新闻线索,做成“独家新闻”是众多新闻媒体千方百计想要达到的目的;为此,有的记者不惜通过凭空想象,随意捏造新闻达到“轰动性”的效果。比如,2010年6月2日轰动一时的《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百斤金条》的虚假新闻。第三,上级指示安排下的主观造假。一些思想觉悟不高,政治立场不坚定的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威逼利诱,指示下级新闻媒体通过欺上瞒下、编造浮夸的手段
7、为其歌功颂德。甚至直接行贿新闻媒体,把自己塑造成模范,描绘成典型。客观假新闻是新闻工只听取被采访对象的一面之词,将未经核实的不实线索和不实信息传播给受众。比如2010年某省级党报错误披露《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这条假新闻,在没有官方文件,没有权威新闻源的情况下,仅凭一个专家的演讲,而且未经采访核实便仓促见报,令人匪夷所思。 2、不良示范从而误导受众 一些媒体为了提高自己的收视率、发行量或点击率,大量刊登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