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40029
大小:6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7
《沈依功治疗心病七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沈依功治疗心病七法【关键词】中医学;心病;沈依功中医心病学[1]是专门研究心系病症的一门临床学科。这里的心是指中医概念的心。从中医角度来讲,心病有三个内涵:一是与“心主血脉”功能相关的疾病,包括西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二是与“心主神明”功能有关的疾病,包括西医的某些高级神经系统病变;三是心与其它脏腑相关的疾病,“心者,君主之官”,它的功能失调会诱发其它脏腑疾病。“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泌清别浊”,故又包括某些口腔病,泌尿系统病变。 沈依功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河北北方学院兼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病临床工作38载,积
2、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辨证用药灵活,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心病经验介绍如下: 1温阳法 1.1名义温即有温通、温补、温散之意。温法是用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药物治疗心病的方法。具体有温通心阳、温补肾阳、温散寒邪等法。 1.2机制《素问·调经论》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心主血脉,寒易凝血脉,致使胸阳痹阻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心病症候。《灵枢·厥病》篇中亦提到真心痛“心痛剧烈,手足青冷”的危候。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中,把胸痹病因病机归为“阳微阴弦”,由此可见寒邪在心病发病机制中是较重要因素。另外
3、,思虑伤神、劳心过度、终日少动亦可使胸阳不展,阴寒之邪乘虚而入。 1.3温阳法方药举例 1.3.1温通心阳法[2]适用于素体阳虚,或久病体虚,损伤心阳,寒从中生,阴寒凝滞,胸阳阻遏,复感寒邪,出现绞痛,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四肢不温,面色晄白,自汗喜温,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紧。方用炙甘草汤与瓜蒌薤白白酒汤化裁,瓜蒌、薤白、云苓、炙甘草、党参、白术、生黄芪、白酒、桂枝、川芎、丹参、王不留行、麦冬、枳壳、肉桂。 1.3.2温补肾阳法适用于年老体虚,肾阳不足者,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真阳,元气发源于肾,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肾阳不足,必损伤心阳,证见腰脊酸软,心悸
4、胸闷,面色淡白,头晕耳鸣,形寒尿频,下肢水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缓,《景岳全书》云:“迟而无力为阳虚”。方用温肾通痹汤,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牛膝、狗脊、木瓜、川楝子、元胡、苏梗、川芎、丹参、黄精、党参。此法所用补肾之品杜仲、续断甘温,牛膝苦酸平,狗脊苦温,并未使用温热之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等,因辨证中结合气候、饮食习惯及现代人的体质发现,大寒之患较少,故不选用极致之药。 2行气法 2.1名义寓有理气、行气、降气之意。是用行气解郁、理气宽胸、降气散结、理气和血等方药治疗心病的方法。 2.2机制明代《薛氏医案》云:“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由于忧思恼怒,可致心肝之气郁滞,
5、脉络郁阻,气血瘀滞,胸阳不展,或闷或痛。《灵枢·口问篇》谓:“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情志内伤已成为当今社会冠心病首当其冲的致病因素,因情志长期抑郁或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而致气机失调,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恶抑郁,所以情志内伤首先犯肝,引起肝气郁结,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郁则阻血畅行,日久累及血与津液的输布障碍,形成瘀血及痰浊病理产物,凝滞血脉。且肝心为母子相生关系,心病往往有肝病引起[3]。从肝论治冠心病心绞痛亦取得较好疗效[4]。此法在心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于胸痹、不寐、心悸,眩晕、血尿、抑郁、焦虑等疾病。 2.3行气法方药举例 2.3.1疏肝理气法[5]适用于平素性
6、格内向,情绪抑郁者,症见胸中闷痛,心悸失眠,胸胁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或抑郁寡欢,气息短促,症状多由情绪诱发,舌质红或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赤芍、郁金、枳壳、香附、苏梗、丹参、川芎、桂枝、蒲黄、五灵脂、夏枯草。达到疏肝理气,宁心止痛之效。 2.3.2疏肝活血法[5]适用于因气滞血瘀而出现的胸痹、心悸、眩晕、不寐、抑郁、焦虑等病。症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兼见胸闷心悸,时作时止,气短叹息;眩晕时作,头痛如刺,心悸失眠,口唇紫暗,肌肤甲错;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心烦易怒;尿中见血,渴不欲饮,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涩或细涩。症状多由情绪诱发,另一特点,症状入夜加重。方
7、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赤芍、枳壳、丹参、王不留行、柴胡、郁金、川芎、怀牛膝、土鳖虫、川楝子、元胡、竹茹、天麻、白蒺藜。 3化痰法 3.1名义是以温化寒痰、健脾化痰、清化痰热等方药治疗心病的方法。 3.2机制痰是病理变化的产物,因寒湿浸渍,饮食不节,劳欲所伤,或素体阳虚,肥胖湿盛,或年老多病等,以致肺脾肾气化功能失调,三焦水道不利,而生痰饮。痰为阴邪,重浊粘滞,阻于心脉,胸阳失展,气机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