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39777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7
《浅论中国文化中树木精怪嬗变源流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论中国文化中树木精怪嬗变源流辨析中国文化中树木精怪嬗变源流辨析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文化中树木精怪嬗变源流辨析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精怪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提要:古人相信花草树木与人一样具有灵魂。我国现存典籍中保存有大量关于树木精怪的内容,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树木精怪的变化历程。上古神话传说中有树神句芒,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许多动物化树木精怪,唐以后人格化的树木精怪成为主体。树木精怪具有动物形貌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不过,中国文化中的男性树精多是“文人士子”形象,树木精怪的危害性不强,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树木精
2、怪的特色。 关键词:树木精怪;句芒;动物化;人格化;文士 人类学家弗雷泽曾经指出:“在原始人看来,整个世界都是有生命的,花草树木也不例外,它们跟人们一样都有灵魂,从而也像对人一样对待他们。”1对中国古人来说,花草树木亦是如此,它们或被称为“神”,或被称为“鬼”,或被称为“怪”,以多样的姿态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理解。我国现存典籍中保存有大量关于树木精怪的内容,将其整理分析,能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树木精怪的变化历程。对这一历程进行梳理,可以丰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可以从中透视古人对植物的认识,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一、神话语境中的树
3、神 文献记载中,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树神句芒,是一位外貌奇特,地位崇高的大神。《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木神也,方面素服。”袁轲注:“春天草木生长,句屈而有芒角,故称‘句芒’。”2说句芒的外形是“鸟身人面”,驾驭两龙,而得名“句芒”是象形春天草木初生时钩屈而有芒角的样子。此外,《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木正为句芒”,“少皞氏有四叔:曰重……使重为句芒。”3《吕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高诱注曰:“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4《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
4、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5类似记载在《尚书大传》、《淮南子·天文训》、《白虎通·五行》中还能找到。可以看出,古籍中对句芒的记载还是比较清晰的,其身份是木神,或称为“木正”、“木官之神”。其司职非常明确,掌管东方一万二千里的广阔区域,从东方之极碣石山,到日出扶桑之地。这一区域是“青土树木之野”,应覆盖着广袤的森林。从这个作用上说,句芒也是森林之神。句芒还被纳入到古帝谱系中,名为重,佐太皞,具有东夷人祖先神的一面。6 在后世的发展中,句芒的身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木神
5、、森林之神不常被提及,而代之成为“春神”、“农业神”,如《后汉书·祭祀志》曰:“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饰皆青。”1唐阎朝隐《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曰:“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2其地位有每况愈下之势,唐时已不再独享祭祀,而是配祭的神位。《新唐书·礼乐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帝)亲祀神农于东郊,配以句芒,遂躬耕尽垄止。”3明清时,句芒最常见的形象则是黄发垂髫的三尺小儿“芒童”,虽然贴切生动,却失去了其威严显赫之势。4句芒的变化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也是农业文明影响下必定的转变。 在原始
6、的神话信仰中,除木神句芒外,鲜见人格化的树木神灵,更多地是高大、通天、参与了天地万物生成的神树,如扶桑、若木、建木、不死树等,学界对此讨论已多,本文不再赘述。 二、动物化的树精:以青牛为中心 继木神句芒之后,在万物有灵意识的支配下,民间信仰中出现了各种树木精怪,而且有不同的称谓。彭侯、贾诎《法苑珠林》卷45引《白泽图》称:“木之精名彭侯,状如黑狗,无尾,可烹而食之。又千载木,其中有虫,名曰贾诎,状如豚,有两头。烹而食之,如狗肉味。”5毕方《淮南子·汜论篇》:“木生毕方。”高诱注:“木之精也,状如鸟,青色,赤脚,一足,不食五谷。”6
7、云阳、秦者、仙人《抱朴子·登涉》:“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非树能语者也,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见秦者,百岁木精也,勿怪之,不能为害。”“称仙人者,老树也。”7 由此可见,古人对树中国文化中树木精怪嬗变源流辨析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木精怪的想象非常丰富,并千方百计地为之命名。而且,它们非常杂乱,各树精之间没什么联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精怪文化的一大特点:“人们记录精怪,只是为了防范它们,或制服它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视的是它们与病痛、灾难各自的连结,而对这些精怪间的联系,没有多少兴趣。”8 以上被命名的树木
8、精怪从外形上看也很奇特,除被称为“秦者”、“仙人”可能是“人”外,其它都不具人形,而是“状如豚”、“状如黑狗”,多被想象成动物。这貌似一种奇特的联想,却具有普遍性。在中国的文献中,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树精常化成动物出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