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

浅论“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

ID:9736357

大小:6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7

浅论“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_第1页
浅论“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_第2页
浅论“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_第3页
浅论“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_第4页
浅论“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论“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川盐文化体系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文化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二)一“盐”兴邦,一“盐”丧邦  4000多年前盐文化的开启是人类聚落文明的开启因素之一,坐落于“川盐古道”的古代巴国因盐而迅速兴盛。这条贯穿中华腹地的千年古道,因盐而兴,在繁荣地方经济、传播地区文化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先天的地理优势基础上,勤劳智慧的巴人首创了“汲卤煮盐”的策略,大大增加了盐的产【摘要】“川盐古道”上,千年的川盐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影

2、响着川、鄂、渝、湘、黔等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本文试图以“生态文化学”的视角,探讨以“川盐古道”为纽带的中国盐文化的繁衍史,特别是“川盐古道”对巴文化、三峡文化以及民族多元文化形成的作用;发掘川盐文化的具体形态,梳理一段在华夏文明史上淹没已久却显赫一时的“因盐成城”、“因盐成都”、“因盐成国”的“盐史”,以此勾勒出生动的盐文化坐标系,进而提出对川盐文化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盐文化;生态文化学;川盐古道  1008-0139(2013)01-0072-4  谈及巴蜀,自古入川多走两条路:北向古栈道,从汉中广元入川;东边水路

3、,自夔门人川。太白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盐古道养在深闺,并未被人熟知。  一、生态文化学视域下的盐史  (一)盐资源,古人类密集聚居的指向标  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畏自然、人统治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三个阶段,无一不是在一个大的生态圈中进行,即生态环境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  所谓“生态文化学”是以“生态”为轴心所展开的文化研究,理论基点是认为人类的所有文化行为和文化结果皆是整个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生态文化学”旨在找寻特定文化现象与某种文化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民间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文”之说,即指以生态文化学的理论基

4、点寻求不同环境因素对文化的塑造之因和形成之果。  按照任乃强先生所言一四川盆地原是侏罗纪内海,沉积有将近两万年的盐质。三叠纪时期印支运动和侏罗纪时期燕山运动使四川西部海槽全部褶皱隆起,加之华南地区地盘上升'海水会逐渐退出。此后残留的海水经强烈蒸发,便会形成广泛的蒸发盐类沉积。[1]简而言之,由于地壳运动,盐溢出地表,形成自然盐泉、咸石或咸土。  由于脊椎动物普遍具有嗜好咸味的生理需求,动物往往先于人类发现古盐泉,盐泉地区也就有了“白鹿饮泉”等美丽传说。人类通过观察动物的行踪也找到了自然流出的盐泉,并开始在盐泉边定居,逐渐形成有规模的聚落。  由于地质的理由,决定了

5、有盐的地方便聚集形成了早期的人类活动。在渝东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遗址发现的巫山人化石,距今已经有了201--204万年的历史,比“元谋人”还早30年,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化石,被誉为“亚洲金牌”。[2]各种证据显示,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东部(今渝东地区)就逐渐形成了一条后来对中华文明影响至深的贯穿大半个中国的“盐道”,俗称“川盐古道”。  在盐文化的历史上,盐一度被称为“巴盐”、“盐巴”,都表明了“盐”这个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的重要生活、生产资源与“巴国”、“巴蜀”、“巴人’的密切关系,甚至有学者将川盐运输所自然形成的一条盐文化路线称为“中国内

6、陆最重要的文化沉积带”。[3]可以说,一条“川盐古道”,串连起一条中华文明的文化史。  (二)一“盐”兴邦,一“盐”丧邦  4000多年前盐文化的开启是人类聚落文明的开启因素之一,坐落于“川盐古道”的古代巴国因盐而迅速兴盛。这条贯穿中华腹地的千年古道,因盐而兴,在繁荣地方经济、传播地区文化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先天的地理优势基础上,勤劳智慧的巴人首创了“汲卤煮盐”的策略,大大增加了盐的产量。巴蜀一带因拥有巫山盐泉,东岩碛坝盐泉、云阳卤泉、开县温汤井盐泉、万县长滩盐泉等盐泉日益强大,巴国最终也达到《山海经》中所描述的“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樯,食也。”之境

7、,此可谓一“盐”兴邦。  依傍长江水系的地理条件,产量丰富的巴盐的外运成为一种必须。当时盐的往外运送必途径“川盐古道”的水、陆两线。由于盐的重要性,水路一线很快便成为了巴国的经济线和文化传播线。然而,水路方面的盐运面对两大困难:一为来自自然的长江天堑,二为来自人为的战乱险阻。为了方便盐的运输,巴人在险峻的大巴山上开凿修筑了天险一般的“运盐大道”,东至楚国、北至中原。  而陆路的盐运大道,则为史书上所记载的“官盐大道”,途经云安、渝东,翻越大巴山、巫山,进入武陵山一带。在运盐过程中,沿途上各大名城名镇逐渐成型,成为了“中国内陆最重要的文化沉积带”,即所谓“因盐成市”

8、、“因盐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