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34378
大小:6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07
《试论税收法规与会计涉税业务差异的协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税收法规与会计涉税业务差异的协调税收法规与会计涉税业务差异的协调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税收法规与会计涉税业务差异的协调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会计准则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随着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实现,会计准则有关涉税业务与我国的现行税收法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何正确地协调二者之间的差异,客观公允地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管理层等有关方面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正确计算企业应缴纳的各种税收,则是会计工作所面对并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理由。 【关键词】:会计准则;税收法规;协调 税收与
2、会计共同服务并作用于现代市场经济,二者的关系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从历史上来看,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关系经历了从高度统一到出现差异、再到差异协作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与税收制度曾经高度统一,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随着会计职能的转轨、变革与完善,新的会计准则不断出台,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制度)的差异越来越大并逐渐走上了分离的道路。因此也引发了诸如财务信用危机、会计核算及征税成本增加等一系列理由,从而给会计理论和税收制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正确处理两者间的差
3、异,建立协调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制度)差异的现实优化观,已成为税收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制度)实现国际趋同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理由。 一、税收制度与会计准则关系的两种模式 纵观世界各国,根据诺布斯(Nobes)分类策略,税收制度和会计准则(制度)的关系有两大模式: (一)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的,以法、德等国家为代表的税会统一模式。在这些大陆法系的国家,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财务报表满足整个社会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远比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的需要重要。因此,强调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符合税法的要求。这种模式
4、既有利于国家税收的实现,又有利于政府管理企业。会计准则通常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并强制执行,会计执业界几乎没有制定准则的余地。 (二)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的,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税会分离模式。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股权高度分散的美国,财务报表的编制主要是为企业投资者服务。投资者要求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披露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等遵循财务会计准则,纳税时再按照税法进行纳税调整。会计准则一般由公认的、独立的会计职业团体制定,会计处理策略的选择可以完全不受税收规定的限制。 二、税法和会计准则
5、分离的必定性 (一)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的适度分离是经济市场化过程的必定选择 会计在不同经济体制下对维护经济持续发展采取不同的方式: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宏观计划的需要,企业与国家的经济利益高度一致,因此,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制度)的目标基本是同一化的,会计准则(制度)是以税法(也就是政府)为导向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与国家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出现了具体利益的矛盾与冲突,税收主要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公共需要,在通常情况下无法同时有效地兼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不同市场主体利益和各自
6、不同的私人需要。市场行为主体与国家、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决定了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制度)的适度分离。可以说,这种适度分离是市场化的必定要求与选择。所有者要求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反映真实的资产负债率,揭示潜在风险,有利于自己做出资本保全和风险防范的决策,防止人虚夸利润,同时希望将应纳税额降到最低或延期纳税,以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债权人从保证贷款安全角度出发,要求防范风险。从国家征税角度看,由于会计是税收的基础,国家希望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有利于界定应税收入和所得,确保税收收入。为了既满足国家取得税收收入的需要,又使所有者
7、资本保全和风险防范的要求得到充分体现,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制度)的适度分离成为必定。 (二)税收与会计所遵循的目的、前提和原则不同 税收与会计是经济体系中两个不同的分支:会计是税收的微观基础,会计信息是计算各种税收的基础,同时会计又将征税结果转化为会计信息;税收法规的权威性要求会计准则(制度)要在很大程度上遵从税法,税收从法律与制度层面上影响会计的发展。它们不同的学科性质和职能造成了会计准则(制度)和税收法规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遵循着不同的目的、前提、原则及处理策略。 (1)目的不同 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国家财政收
8、入的实现,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调节社会经济运转和不同行业、不同利益集团、以及国民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还要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而会计准则(制度)是为了真实、完整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者及其他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由于企业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