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警惕“信贷财政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警惕“信贷财政化”论文警惕“信贷财政化”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警惕“信贷财政化”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地方政府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财政化”,惟有信贷刺激加码才能弥补财政刺激规模的不足。 最后,通常被忽视却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中国银行部门存在的利率管制,鼓励商业银行与政府的合作。有关利率自由化的国际研究表明,利率自由化后银行利差缩小,市场贷款利率下降;利率自由化还有助于降低银行对抵押品的要求;市场决定的利率还可以降低传统的关系贷 “银政合作”的融资方式短期效果迅速而显著,但其长期成本巨大,既挤出了市场信用,还可能掣肘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整 《财经》首席经济学
2、家沈明高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至今还在经历信贷紧缩的时候,中国信贷紧缩出人意料的短暂。2008年3月至10月连续八个月信贷同比增长低于15%(考虑到通胀因素,真实贷款增长是个位数),但从去年11月央行取消直接信贷制约之后,商业银行信贷即呈爆炸式增长,增速跃升至今年4月的近30%。信用紧张似乎从此烟消云散。 然而,中国这种信用紧缩的缓解主要不是源于市场信心的提升,而是建立在政府信用扩张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市场信心的回升相配合,中国经济回暖将遭遇政府信用扩张的瓶颈。 空前大融资 地方政府拥有的各类融资平台究竟有多少,尚无可靠的统计资料。此类融资平台大多依托于各级城市,一个城市多的
3、有八家,少的也有一两家;本世纪以来,大部分县级政府也陆续成立了名称各异的投融资平台,为本地基建融资。2007年全国有四个直辖市和283个地级市,平均按每个城市两家推算,即有近600家;在全国2895个区、县中,假设有三分之二的区、县有一个县级融资平台,就有近2000家,两者之和在2600家左右。 这些平台的负债规模究竟有多大,同样没有公允的估计,但从不同侧面可窥其一斑。 根据财政部财科所的估计,2007年全国地方政府负债余额约为4.1万亿元,其中地级市与区、县两级占61%,约2.4万亿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投向基础设施的人民币中长期贷
4、款近9000亿元,是同期新增中长期贷款的50%,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各地方的融资平台。保守估计,以平均每个融资平台负债10亿元计算,即有约3万亿元之巨。 1999年,全国银行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不到25%,此后十年迅速攀升,2007年突破50%,并维持至今。这与城投公司蓬勃发展的历程基本吻合。到今年3月,中长期贷款余额已过17万亿元,如果其中有一半流向由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即逾8万亿元。 从今年各省公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来看,仅交通设施一项,除上海(没有公布具体数字)外的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投资总计高达1.08万亿元。即使中央政府代地方发行的2000亿元债券全部用于交通
5、设施,也不及其五分之一。按现在的比例估算,如果今年新增9万亿元(即月均新增5000亿元),就有约4.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和约2.25万亿元信贷资金流向基础设施。这还没考虑地方融资平台“短贷长投”资金和发债募集资金。 从以上简单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各地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规模在3万亿元至8万亿元之间,且呈快速增长态势。 财政部财科所的估计,以2007年地方债务总余额4万亿元以上测算,其规模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16.5%,全国财政收入的80.2%和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即使今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只有1万亿元,也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41%。 “银政合作”回潮 银行商业化改革至今
6、,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分合正好走了一个轮回。银行改革的初衷,是要解决“政企不分”,切断地方政府对银行贷款决定的干预。然而,银行发现,政府干预其实是把“双刃剑”,银行在摆脱政府干预的同时,却也失去了政府的隐性保护,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学习游泳,最缺乏的就是安全感。 政策性银行感受尤深,因为其贷款规模大、期限长,承担的风险难以计量。以其现有的风险管理能力,暴露在市场不确定性中的巨额头寸需要寻找一定形式的“担保”,否则业务开展可能举步维艰。“银政合作”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登警惕“信贷财政化”由写论文的好帮手.提供,.台,其实质是银行寻求政府信用为其贷款提供或显性或隐性的担保。 具有讽刺意味的
7、是,衡量银行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是银行是否以利润最大化为其最终目标,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自然应该与市场中最具效率的部分结合,而众所周知,私营部门效率最高。银行之所以舍私营部门而与政府部门合作,除了政府的隐性担保,还有更为深层次的理由。 首先,政府垄断了经济中最主要的资源,这些资源是政府信用的保障。尽管从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未来地方政府的流远不足以还贷,但如果将其制约的资源如土地、垄断牌照等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