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路径探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路径探析

ID:9725772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6

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路径探析_第1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路径探析_第2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路径探析_第3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路径探析_第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路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路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路径探析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小城镇建设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界定及现状分析 (一)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的概念界定剩余是经济学上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在经济学意义上,导致生产率降低的那些追加要素都是剩余的。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按照古典经济学的思路,首次提出了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他指出,如果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从传统部门中脱出,没有降低农业总产量,那么这部分劳动力就是剩余劳动力。根据刘易斯的观点,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国家、特定的历史

2、条件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的农村劳动力中无法实现与劳动条件有效结合的那部分劳动力,即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扣除这部分农业劳动力,并不改变其产出量,也就是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小于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走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这部分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及城镇就业,这一转移就业过程我们通常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体而言,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的空间转移过程,其主要表现为农业劳动力从农业领

3、域转向第二、三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转移地域可分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所谓就地转移,即就地的职业转换,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所谓异地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离开农业转移到城市的第二、三产业就业,即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这一转移是身份的转换,包括职业的转换和就业地域的转换。(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看,其转移的方向具有单一性,主要是从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向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因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及其他因素限制,转移后从事的行业大多集中在建筑业、服务业以及一些以

4、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部门,这些工作具有脏、险、累、差的普遍特征。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组织化程度看,其转移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虽然政府及相关中介在一定程度上组织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是当前的农民外出就业主要依托的还是血缘、地缘和人际关系网络。据调查,2009年,通过有关部门组织或者亲属关系实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只占到26.5%,其余的人员都是自发性的转移,在转移方式上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际情况看,其转移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和回流性。就目前转移形势看,虽然常年外出的剩余劳动力的比重不断增加,甚至出现

5、了举家外出式的转移形态,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是以兼业式和候鸟式的转移为主,主要表现为离土不离乡或离乡又离土的短期性流动,而非永久性转移。这主要是由城乡收入差异、劳动力需求暂时性的不平衡、子女教育问题以及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导致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在外出务工时并没有完全放弃农业生产,而是采取了农闲时外出务工,农忙时返乡务农的方式来生存。这种兼业性直接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彻底,不仅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如城市出现的招工难和民工荒现象,而且妨碍了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二、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

6、转移不彻底的原因分析(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长期存在且转移的必然性。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劳动率的提高,将不断地从农业中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大量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聚集在东部沿海城市,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较充足的就业岗位。另外,城乡收入差距及农村比较收益低是农民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首要原因。据测算,201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城乡收入差距,东部沿海城市的就业吸纳力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力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可能是暂时的,而应是长期的。(二)城

7、市的门槛过高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我国采取了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这种城市偏向的制度设计导致社会资源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分布很不均匀,因而必须选择一种社会屏蔽制度,将一部分人屏蔽在城市社会资源分享的人群之外。这些社会屏蔽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较大的限制作用,其中户籍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最大。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虽然可以进入城镇,但却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平等的待遇,如农民在进城务工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存在着就业岗位、工资兑现、医疗以及保障等方面的风

8、险;外来人口的子女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不能在城市享受受教育的权利,造成大批农民工子女辍学或留守家乡。可见,二元户籍制度把城市人口分为体制外和体制内人口,使得进入城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