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ID:9722521

大小:6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06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_第1页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_第2页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_第3页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_第4页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企业问题研究论文-->1引言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业绩评价领域有一句经典语录:想要什么,就评价什么。业绩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能起到合理优化与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我在2002—200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就非常关注卡普兰教授和他的业绩评价及作业成本理论,并以《基于作业链——价值链的战略作业成本管理研究》为题撰写了硕士论文。毕业后就职于青岛市政府国资委,从事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工作,遇到了很多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希望通过更加系统的研究,为从战略高度、更宽广的视角实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基于的学

2、术研究兴趣、实践需要及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博士点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已有研究成果,我选择《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研究》作为我的博士论文选题,以期达到集成式创新研究,并力争理论上有一点突破,更好地服务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监管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呼应了财政部大力发展管理会计,打造“中国会计升级版”的现实要求。自从1992年卡普兰教授发表平衡计分卡论文以来,业绩评价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兴趣,也引领了管理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高潮,成为管理会计学科复兴和理论工具解决实践问题的优秀典范。国内很多企业也在采用业绩评价的理论方法考核企业,特别是

3、国有企业,在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各级国资委的指导下,从财务资本型股东的角度出发,基本在采用以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考核企业。但由于没有考虑国有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没能从战略引领的高度看待业绩评价问题,“矮化”了业绩评价功能,仅将其看成确定经营者薪酬的工具,而没能实现业绩评价的战略管理功能,更没有通过业绩评价引导而实现国有企业的“特殊功能”,而将其看成一般营利性企业对待。普遍存在重财务指标而轻价值驱动的非财务指标,重股东利益而轻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重年度短期财务业绩指标而轻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重经营战术性指标而轻战略引领性指标,重单个企业

4、绝对业绩评价而轻同行业或跨行业多个企业的相对业绩评价,重财务资本业绩评价而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驱动型业绩评价研究等问题,影响了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和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均衡协同发展。1.2研究内容与方法1.2.1学术构想学术构想一:基于集体选择视角,按照是否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内部利益相关者经过集体选择后,按照提供要素资本和资产专用性不同,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都可能成为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剩余的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动态转化。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供

5、应商、顾客(含分销商)、政府(含社区),其中:股东、债权人属于财务资本利益相关者,经营者、员工属于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而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社会关系网络、信任、规则等,包括供应商、顾客、政府。学术构想二:将国有企业分类研究,由于其兼具营利性和公益性双重目标,可表示成函数z=f(x,y),其中:x代表营利性目标,y代表公益性目标。若企业经营目标是完全营利性的,则属营利类国有企业;若企业经营目标是完全公益性的,则属公益类国有企业。介于两者之间的国有企业既有营利性也有公益性目标,称为混合类国有企业。(1)营利类国有企业,通常存在竞争性领域,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

6、都应该属于营利类国有企业范畴。包括:一是从事支柱产业的营利类国有企业,如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等行业,需要大量财务资本的投入,建设周期长、财务资本投入大,财务资本话语权也强。二是从事普通生产加工型的国有企业,按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由于该类企业营利能力较差,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将促使该类企业逐步退出国有经营,或完全退出或国有参控股经营。三是科研、设计等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这类企业的人力资本专用性较强,对企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后续与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谈判能力也强。四是科研生产类企业,该类企业一般由科研院所转体而来,如国务院国

7、资委监管的十大科研生产类企业,像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另外就是由财务资本支撑驱动的科技型企业,由于该类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财务资本所有者会利用股权激励等办法,吸收经营管理骨干、技术骨干等成为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形成了财务资本-人力资本混合型企业。2业绩评价文献与发展述评本文将在中国期刊网、EBSCO等网络上查阅到的国内外业绩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的论文述评如下:2.1业绩评价理论文献述评陈毅(2000)3认为业绩评价系统分为六大要素:①评价主体;②评价客体;③评价目标;④评价指标;⑤评价标准;⑥评价报告。并对业绩评价系统的要素构成展开研究,对相关著述及文献作

8、一个回顾与总结,并为企业控制与激励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