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构和谐数学课堂,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构和谐数学课堂,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给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和谐建构有着积极的启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起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如何建构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和谐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中源远流长,并且有很强的生命力,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中国古代教育论著《学记》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
2、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达面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优秀教师对学生教育诱导,就要: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强道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牵,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强而弗抑,学习起来才能胜任愉快;开而弗达,才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教育诱导。这显然是和谐教育思想的一种阐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强调应该以和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非指导性教育”理论的创始人罗杰斯提出师生情感交流为特征的理论还有洛扎诺夫“暗示教学”理论强调教育过
3、程应最大限度地发扬学生生理和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综观以上理论,都认为:和谐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相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民主合作的过程,而且,和谐既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也是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 1建构师生关系的和谐,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教学课堂结构的基础。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情感交流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驱力,课堂气氛的沉闷与活跃,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师生的情感交流起着主导作用。教
4、师对学生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真正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环境,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学习,才会愉快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在传统教育中往往忽视那些后进生,他们需要更多关心和帮助,我们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歧视他们,要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师之情,建立师生之情,培养同学之情。以达到师与生、生与生的完全和谐。 1.1展现给学生一个“热情的我”。赞科夫说过:“智力活动是在
5、情感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情感具有情境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气氛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在每一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们都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绪,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老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们要以平等、公正的心态对待学生,真心为学喝彩,表达自己的赞叹与欣赏。 1.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数学课一定要了解学生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
6、,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常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数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并百听不厌,因此,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2建构三维目标同步和谐发展,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三维目标同步和谐发展是和谐课堂的理想追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时,首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深刻领会本节课学生应达成的知识技能目标是什么,然后再结合教学
7、内容思考学生的情感目标达成问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自主获取新知,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形成一个开放的课堂。 例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目标就可设计为: 知识与技能:①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数1000以内数的方法;②运用计数工具,学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掌握1000以内的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的、拨数、读数和写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体验类推的学习方法及观察、操作、思考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及
8、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陶行知先生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