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

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

ID:9721624

大小:7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5-06

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_第1页
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_第2页
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_第3页
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_第4页
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    一、引言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本次危机的性质、根源、传导机制、影响和应对政策进行了充分的探讨,逐渐形成了相对统一的理论观点。他们的观点具有以下四个共同之处,这些共同点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在分析美国金融危机问题上的主要差别。第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承认本次金融危机一般性的基础上分析其特殊性,将危机的根源归结为持续性的生产过剩①,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资本主义的历史性中讨论金融危机的历史性,在生产过剩的持续性中讨论金融

2、危机的必然性。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资本主义克服自身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矛盾出发,讨论金融化的趋势和危机传导机制,而并不满足于对危机发生过程的技术性描述②,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本次危机既不始于金融部门,也不止于金融部门,因此对于金融部门的分析必须纳入对整个资本主义积累体系的历史性分析中去,辩证地看待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的关系。第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金融危机具有全球视野,不满足于分析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国家间宏观层面的相互作用,而是去分析金融危机通过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对全球资本

3、积累体系造成的影响,进而分析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第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金融危机批判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分析新自由主义否定自身的趋势,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变革和取代新自由主义的新体系的发展方向。总之,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金融危机问题上完整和充分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上的优势。  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梳理、比较和总结危机爆发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观点。我们注意到危机爆发以来,国内从马克思主义角度以危机性质、根源等为分析对象的文献相对比较少,希望这样一篇综述性文章,

4、能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和帮助。    二、金融危机与生产过剩    对此进行长期系统研究的当首推罗伯特•布伦纳(RobertBrenner),在2003—2006年的几篇文章中布伦纳就已经看到美国资本积累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和金融泡沫破裂的必然性。布伦纳的主要观点是:(1)持续性的生产过剩贯穿1973年以来的资本主义历史,从根本上限制了美国制造业的赢利能力和投资意愿;(2)生产过剩不仅是美国的问题,而且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问题,导致国家间在汇率问题上的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同时繁荣起来,一个国

5、家的繁荣必须通过货币贬值从而以别国的萧条为代价;(3)1995年以后美国的经济增长并不是通过利润增加所导致的投资和就业的增加而推动的,而是由投机增值条件下财富效应产生的需求所推动的,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被布伦纳称为“股市上的(资产价格的)凯恩斯主义”,即用私人赤字的增加代替财政赤字来刺激需求。布伦纳认为这种增长“受到美元增值的限制,并且最终依赖于由资产价格上升所导致的总需求上升的有效性”,因而“90年代的扩张是扭曲的和充满矛盾的,并且只有短暂的前景,这样的繁荣是肤浅的也是暂时的”。[3](P296)因此在20

6、06年他就认为房地产泡沫与新经济泡沫一样迟早要破裂。  布伦纳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克里斯•哈曼(ChrisHarman)同样认为泡沫的周期性膨胀和崩溃的背后,是无法回避的持续性的生产过剩,从而在生产领域越来越缺少投资机会,导致利润涌向金融部门进行投机活动。[4]JB福斯特(JohnBellamyFoster)和F马格多夫(FredMagdoff)认为近几十年的金融扩张与现在的金融危机都与实体经济的停滞趋势有关。债务相对于GDP的增长刺激了经济,特别是在金融部门,产生了大量的金融利润

7、并使资本主义的金融化发展起来;公司在一个巨大的赌场中借入越来越多的债务。压倒最后贷款人能力的金融危机迟早会发生。[5]理查德•沃尔夫(RichardurraySmith[1],MichaelPerelman[8],WaldenBello[9],KarlHeinzRoth[10]以及LorenGoldner[11]都认为本次危机应当追溯到战后重建的繁荣结束之后,从生产过剩和利润率危机出发进行分析。  总结以上所有人的观点,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利润率在资本主义积累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资本主

8、义的长期趋势是普遍的生产过剩和平均利润率下降,绕过这两个问题的经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20世纪70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和利润率动态趋势的分水岭,资本主义仍然无法走出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运动始终具有否定自身合理性和持续性的趋势。第二,金融部门的发展和金融资本的膨胀具有历史性,这一情况是在实体部门利润率低迷、实体资本及利润转向金融领域、新自由主义政策鼓励金融自由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金融部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