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实验细节 增强探究“三度”

关注实验细节 增强探究“三度”

ID:9689911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关注实验细节 增强探究“三度”_第1页
关注实验细节 增强探究“三度”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注实验细节 增强探究“三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注实验细节增强探究“三度”  一、改变实验步骤,增进探究的深度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的实验操作顺序不同,可能会导致实验现象大相径庭,有的实验尽管步骤不同,但实验现象却是相同的,对于异途同归的探究实验,如果改变操作顺序,就能增加实验探究的深度。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课本关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步骤一般是这样的:  (1)取两支试管A和B,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向A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试管用于对比,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取下试管A,加热液体至沸腾,观察颜色是否变化。 

2、 按照这样的实验步骤操作,探究的深度略显不足。不妨将实验步骤(1)做如下改进:①取两支试管A和B,在A、B两支试管中内分别加入2mL蒸馏水,向A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试管用于对比,观察到A、B试管内还是无色液体,没有任何变化,不能确定二氧化碳是否与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要检验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还需要借助紫色石蕊试液(它遇到酸性物质会变为红色)。②向A、B两支试管内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到A试管内石蕊试液呈现红色,B试管内石蕊试液呈现紫色。证明A试管内水已经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③将红色的石蕊

3、试液加热至沸腾,发现红色石蕊试液又变为紫色,从而得出二氧化碳的两个化学性质:  CO2+H2O=H2CO3H2CO3=CO2↑+H2O  2.将二氧化碳倒入阶梯状蜡烛的烧杯中  一般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得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如果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如图2所示,改变二氧化碳的倾倒方向,观察到上层蜡烛先熄灭,下层蜡烛后熄灭。两个截然相反的实验现象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维震撼,看似相异的现象却反映了二氧化碳相同的性质。  二、设计实验漏洞,增加探究的广度  为

4、了强调实验细节,教师不妨设计一些教学漏洞,让学生在辨错、析错、纠正的过程中关注实验细节。例如,二氧化碳的制备实验可以设计三个操作漏洞,增加实验探究的广度。  漏洞1.长颈漏斗未形成液封  如图3所示,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向锥形瓶内加入石灰石或大理石,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量比较少,未浸没长颈漏斗的导管形成液封),锥形瓶内有大量的气泡,但是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木条并不熄灭。组织学生查找原因:气体从长颈漏斗内逸出,因而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改进措施:继续添加稀盐酸,浸没长颈漏斗的导管形成液封,如图4所示,很快就能收集满二氧化碳

5、气体。这样从反面强调了使用长颈漏斗制备气体时,长颈漏斗一定要形成液封,否则气体将从长颈漏斗内逸出,无法收集到气体。  漏洞2.胶塞未旋紧,装置漏气  用图5所示的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若制备二氧化碳前,经检验得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但向烧瓶内加过大理石或石灰石,盖上胶塞后,滴下稀盐酸,试管内却无气泡出现。学生分析试管内无气泡出现的原因是:胶塞未旋紧,装置漏气。在维持原装置和试剂都不变的基础上,改进措施:旋紧胶塞。该实验漏洞从反面强化了学生实验经常容易忽略实验细节:未旋紧胶塞,装置漏气。  1.比较用两种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6、的耗时长短  在大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1/3的稀盐酸,取一支试管A,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后,再用胶塞塞紧,备用。取另一支容积相同的试管B,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收集满后,用胶塞旋紧,备用。分别记录两种方法收集满二氧化碳所用的时间。实验发现:收集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时,用排水法收集比用排空气法收集所需的时间短。因而,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速度更快。  2.比较用两种方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纯度  向试管A、B中分别滴加三滴管澄清的石灰水,旋紧胶塞,同时用力振荡,直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又变澄清,记录所用时间,发现B试管比A试管

7、所用的时间要短。所以,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更加纯净。  科学探究贯穿了新课程,实验是科学探究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探究步骤,设计实验漏洞,开展对比实验,就能增进探究的深度,增加探究的广度,增强探究的精度,能很好“催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