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8922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0-22
《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大学物理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大学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与分值本次试卷严格按大学物理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出题的。考题性质分二类,一是客观性试题,二是主观性试题。其结构和分值如下:表1、大学物理卷结构与分值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单计算题计算机题分值18222040题的性质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主客题比例40%60%解题技能与方法计算12分,判断6分计算22分计算20分计算40分1、对试卷的客观性分析本次考试的选择题与填空题,其意图是考察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的理解,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来龙去脉与应用能力。填空题其容涉及理想气体的内能计算、静电场计算与运动学的
2、基本内容。第三题为简单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一些重要公式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涉及一部分积分、微分的数学计算。其内容涉及牛顿第二定律在变力问题中的应用,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与载流导线在磁场中的问题等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修的重点内容,这些知识点,主要是体现物理的处理方法。第四大题计算题,该题涉及了大学物理的重点内容“刚体部分知识”、“分子动理论”、“静电场”与“电与磁”的关系等,在解题过程中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深刻理解,并能熟练使用矢量、适量运算,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微分积分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构建物理方程等综合能力。第三、四大
3、题的内容及其解题过程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1)熟练掌握大学物理中的重点内容。(2)能够较好地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按照本学科对工科学生的要求以及对本校学生数学掌握的情况,评分标准体现以下两个特点:(1)体现物理思想,重点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计算过程的分值在总分中的较少。(2)物理知识掌握正确,由于数学计算过程出错,影响结果,不重复扣分。2、对试卷的分值分析3本次试卷,从题型的角度看,客观性试题为40%,主观性试题为60%。这一比例符合教学规律,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与知识应用能力,应该掌握在40%与60%。从试题的内涵来看,概念性判断仅占6%,
4、其余的均为概念与规律的应用,占94%。二、参加考试班级及试卷情况表2、大学物理考试情况统计班级人数任课老师小于60分小于60分百分比60分~69分60分~69分百分比70分~79分70分~79分百分比80分~89分80分~89分百分比90分以上90分以上百分比考试人数不及格率统计及格率统计电信33方勤26.01030.2824.21030.433.133694电科24张骏里312.5625520.8833.3202412.587.5三、试卷分析与建议1、考试对象的分析不言而语,这次考试对于数学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取得了比较的成绩。一方面当然得益老师的教法,但
5、更重要的方面是,由于学生数学基础扎实,加上本次考试侧重于计算的原因。在开设大学物理的同时,开设高等数学,由于高等数学不过关,导致物理计算题的失分,也在情理之中的事。2、对考试得失分的分析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的限制,学生对于大学物理的学习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对物理概念的应用方面灵活性不够。第一大题,选择题。第2、4、5小题,属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题,得分率比较高,而1、3、6,因有一定难度的计算,则得分率较低。第二大题,填空题。第1、3、8小题,为基本概念与简单计算,得分率比较高;2、4、5、6、及7小小题,即要有物理思想处理物理问题,又涉及到较多的
6、复杂计算,得分失很低,有的甚至不到8%(如第2小题)。第三大题,简单计算题。3第1小题,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应用,使用简单的积分数学处理,得分率较高。第2小题,由于注重物理过程分析,学生光凭物理公式的应用与记忆,学生对于有关的麦克斯韦的速率问题理解不深,得分刚过半。第3小题,本题属于使用两个基本公式,在数值计算上大多能算,但学生使用右手螺旋法则不熟练,很少有学生得全分。第4小题,按照凭分标准,学生凭记忆回答问题,得分较高,但究其物理过程的明确性,即按照评分标准,从过程上给分。则学生的失分率会大大提高。第四大题,计算题。第1小题,主要是角动量守恒定律搞错,
7、转动惯量J与力矩M标混,计算过程出不来。第2小题,等压、等容、等温各过程中,求、、等表达式,只记住其中几个,且将与搞混;在数学计算上,不会应用高等数学处理问题,普遍学生虽进行计算,但因计算错误或根本不计算,而失分。第3小题。是静电场中求静电场的问题。本题已经给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处理均匀带电圆盘在其轴线上任一点电场强度问题。首先是无法处理,其次对物理过程不明确。第4小题,学生不重视安培环路定律,没有以微分的思想处理问题,失分较多的原因之一,是以静态的、均匀的B来处理问题,没有达到题本身所要求的物理思维。3、建议(1)加强大学物理老师与高等数学老师之间的勾通
8、与交流,共同研究学生的高等数学基础性学习的问题。(2)要继续讨论大学物理的教学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