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ID:9687033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_第1页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_第2页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孙秀丽鞍山市结核防治所放射线科,辽宁鞍山114000[摘要]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SPN患者106例常规进行CT灌注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统计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核瘤的BF、BV及PS显著低于小肺癌以及炎性结节(P<0.05),而小肺癌与炎性结节的BV及BF无明显差异(P>0.05),小肺癌的PS显著高于炎性结节(P&l

2、t;0.05);增强扫描后小肺癌和炎性结节显著高于结核瘤(P<0.05),增强120s和180s时炎性结节显著高于小肺癌(P<0.05),结核瘤无明显增强,时间-密度曲线表现为平坦型。结论CT灌注成像对于SPN具有较高的诊断鉴别价值,联合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jyqk的圆形或者类圆形且不合并淋巴结肿大、肺不张等症的肺实质病变[1]。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和鉴别SPN的主要手段,但关于其良恶性鉴别目前仍存在一定难度。CT灌注成像技术主要是通过注射对比剂连后对既定层面进行连续扫描而获得

3、时间-密度曲线,并据此计算病灶内部血流参数而进行灌注状态评价,其不仅能够反映病灶的形态学特点,还可显示病灶内血液灌注状态,从而揭示SPN的病理生理变化,提高临床诊断鉴别准确率[2]。该研究回顾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106例SPN患者的CT灌注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旨在为临床诊断鉴别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该院收治的SPN患者106例,均经病理证实或者经抗炎及抗结核治疗后随访观察证实。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35~73岁,平均为(53.74±3.2)岁;病灶

4、直径1.7~3.2cm,平均为(2.43±0.26)cm。38例为原发性肺癌(包括3例肺泡细胞癌,8例小细胞癌,10例鳞癌以及17例腺癌)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1~70岁,平均为(51.32±2.2)岁;30例为结核瘤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4~72岁,平均为(52.14±2.7)岁。38例炎性结节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34~75岁,平均为(54.14±3.6)岁。1.2方法采用Hispeed/xi型32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图像后处理采用AdvantageTT)、血容量(BV)以及血流量(BF)等数据

5、,并生成时间-密度图像。根据图像资料计算病变强化值(PH)=增强前的CT值-增强后的CT值。1.5统计方法数据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经t检验。2结果2.1各型SPN的灌注参数值结核瘤的BF、BV及PS较小肺癌以及炎性结节显著降低(P<0.05),而小肺癌与炎性结节的BV及BF无明显差异(P>0.05),小肺癌的PS显著高于炎性结节(P<0.05),三组的M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各型SPN的平扫和增强扫描CT值比较三型SP

6、N平扫时CT值无明显差异(P>0.05),增强扫描后结核瘤无明显强化,小肺炎与炎性结节均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结核瘤(P<0.05);增强20s、60s时小肺癌与炎性结节的CT值无明显差异(P>0.05),120s和180s时炎性结节显著高于小肺癌(P<0.05),见表2。2.3SPN的时间-密度曲线特征平扫时三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小肺癌组在30~180s时间短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炎性结节组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结核瘤上升速度相对缓慢,曲线较为平坦,未见明显的高峰。

7、3讨论灌注的主要原理是血流在毛细血管网的作用下将营养与氧等物质输送至组织细胞中,这一过程是组织器官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直接反应[3]。采用影像学设备检查组织器官的灌注状态能够评价其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情况,从而评估和诊断疾病及其程度,临床将这种方法称为灌注成像。采用CT灌注成像检查主要是在静脉中注射对比剂,并对选定层面进行连续扫描,获取该时间段内各个层面的时间-密度曲线,以此来反应组织器官中对比剂的浓度变化,从而间接反应组织器官的灌注量变化。仪器设备能够根据时间-密度曲线自行换算出MTT、BV、BF等指标以及对比剂在

8、组织器官中的达峰时间,指导临床量化评价组织器官功能[4]。张建伟等[5]研究显示,原发性肺癌在CT动态增强扫描后多表现为明显均匀或者不均匀强化,在炎性结节中也具有明显强化,在强化60s以后即可达到峰值,此后仍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而乏血管性病变肺结核瘤经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该研究结果显示,结核瘤经增强扫描后未见明显强化,时间-密度曲线较为低平。小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