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公办高校权力结构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公办高校权力结构解析摘要:文章在对高校3个较典型的模式,即以学术权力为主、以行政权力为主、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均衡的权力结构模式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办高校中存在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监督权力和其他利益群体权力的运行、相互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办高校;权力结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 Abstract:Basedoncheckingtheessentialfeatureofthreetypicalpoelytheacademicpoarily,theadministrativepoarily,th
2、eadministrativepoicpoinistrativepoicpoinistrativepoicpoesJ.Duderstadt)就说:“公立大学运行的环境具有极强的政治性”,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认为:“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的事务中就越有必要用政治观点来看待它”。 在我国公办高校中,政治权力集中体现于党委会。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会是全校的政治核心,“执行中
3、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的机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利于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国曾于建国初期的1950年和改革开放初期的1985年两次实行校长负责制,结果都是因为弱化了党的领导而出现偏差,危及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引发了社会危机。 我国高校的政治权力是高校中一种独
4、立存在的权力,决定着高校的基本发展方向,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力量,但“党委领导”决不是“政治挂帅”,也不是以政治权力代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行政权力泛化问题早已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高校的党政不分,其中的政治权力包揽或者融进到了行政权力之中,致使高校的权力结构特征出现扭曲,官僚主义严重。 高校行政权力的主体是以校长为最高长官的高校各管理层次中的领导和辅助人员。公办高校的校长是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政府直接任命的,是受政府委托而经营管理学校的代理人。因此校长权力于整个国家公共权力体系的分配,校长所行使的权力是一种公
5、共权力的代理权,是公权而非私权。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与下设的若干副校长一起,掌握全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服务、产业开发等具体事务。在学校以下设系,部分规模较大的学校还存在中间层次——学院,但学院与系的主管由校长委任,学院院长和系主任必须对校长负责,构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权力中心明显向上偏移,具有明显的科层制等级管理特点。 我国高校的这种高度集中的校长管理负责体制,有利于学校贯彻政府的意志,提高政策实施的绩效;严格的等级管理,在机构运行良好的条件下,有助于达成上下一致,提高管理的效率。但不足之处也很多,主要表现为:由于权力过于向行政管理偏移
6、,势必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高校学术人员特别是教授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受到忽视;权力过于向上集中,形成倒金字塔式权力结构,使基层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因而抑制了基层创造性的自我发挥;校长由主管部门委任,其作为法人代表的实质性地位难以确立。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行政权力泛化所带来的行政管理工作“机关化”、“衙门化”、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老问题依然严重。 2.3学术权力 高校的学术权力是学术组织或学术人员运用专门知识对学术活动中的学术事务进行判断和评价并做出决定的权力。高校学术权力的主体是教师和科研人员。《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
7、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价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这一规定作为高等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改革,突出了学术权力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从现实来看,除了学术委员会,高校的学术权力还通过教学指导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各层次的学术机构来实施。与行政权力相比,学术权力具有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以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创造新知识为首要任务的高等学校,学术权威、学术权力始终有其使人仰慕的魅力,因而也就有一种不可取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