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ID:9681941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5

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_第1页
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_第2页
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_第3页
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_第4页
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作者:孔祥廉林慧盖丽丽梅全喜【摘要】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显示出中医药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降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统一中医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以缩短疗程提高临床疗效。【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药治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DNA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急性、慢性乙型肝炎、重型肝炎或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迁延难愈,可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等,

2、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二十亿的病毒感染者,其中3.5亿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我国就有一亿二千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比艾滋病的患者多一百倍。每年有30~5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变或肝癌[1,2],但对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彻底明了。多数学者认为与免疫应答或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与特效药物,虽有拉米夫定、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问世,但由于治疗周期长、副作用大、易反跳、费用高等缺陷,尚不能满足于临床需求。令人可喜的是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显示出了独特的优越性,现就近年来中医药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1中药抗乙型肝炎病毒作

3、用  应国红等[3]对800种中草药水提物进行抗HBV的实验研究。实验筛选出15种对HBV活性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即土牛膝、鬼羽箭、蛇床子、钻骨龙、蛇莓、香薷、泽兰、益母草、女贞子、地骨皮、桑椹子、半枝莲、茜草、羊蹄、天花粉。其中天花粉、香薷可高效抑制HBV。应国红等[4]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方法,对180种中草药的水提取物进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实验研究,根据药物的综合药效指数(SEi)评价药效,经筛选得抗HBeAg的有效药7种:茴香油、羊蹄、女贞子、蛇莓、益母草、香薷、黄连,其中高效药2种,即茴香油(SEI=1.90)、

4、羊蹄(SEI=2.05)。徐舒等[5]采用PCR筛选技术研究白背叶根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白背叶根有抑制体内D-HBV复制作用,其作用大小与剂量及用药时间相关;其治疗作用较拉米夫定弱,但作用维持时间长,且用药较为安全。谢志春等[6]采用反向间接血凝体外试验及乙型肝炎树鼩感染模型动物实验,从200种常用中草药中筛选出5种具有较高抑制HBsAg活性的中草药,即珍珠草、丹参、五倍子、桑椹子、仙茅,这5种药物可使HBsAg滴度从1:32768降至1:16。进一步在树鼩体内进行抗乙肝病毒抑制实验,结果显示珍珠草及五倍子有较强抗HBsAg作用。张晓双等[

5、7]采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观察肝康乐颗粒(含柴胡、丹参、灵芝、五味子、茵陈等)在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结果显示肝康乐颗粒在鸭体内有一定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作用,且抗病毒作用与用药剂量有关,停药后DHBV-DNA有反跳现象。范慧敏等[8]用肝舒胶囊(由太子参、茯苓、黄芪、白花蛇舌草、川萆薢、甘草等组成),灌胃给药10d,发现第5天对DHBV-DNA抑制率可达20%~30%,第10天抑制率可达50%,表明肝舒胶囊对鸭体内的DHBV-DNA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刘中景等[9,10]用小柴胡汤进行抗HBV体内外实验和组方机理分析。体内抗D

6、HBV实验中,全方组、半方组(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和单味柴胡组对DHBV均有抑制作用,以全方组作用最优,且抗DHBV作用比较持久,停药后无反跳现象;体外抗HBV实验,各剂量组对2215细胞HBsAg和HBeAg分泌均有抑制作用,也以全方组的抑制率最高,半方组次之,单方组抑制作用不明显。倪勤等[11]发现小柴胡片有体外直接抗HBV活性作用。陈压西等[12]则发现小柴胡汤胶囊在鸭体内也有一定的抗DHBV作用。  有关临床研究还表明[13,14],联合用药比单味药物的抗病毒作用更强。应用疏肝健脾益气药物,如柴胡、木香、炒枳壳、青皮、香附、鸡矢藤、沉香、佛手等;

7、应用活血化痰药物如:昆布、海藻、瓜蒌、法夏、藿香、莱菔子、山楂、陈皮、枳壳、佛手等;应用调补肝肾药物,如淫羊藿、冬虫夏草、枸杞子、鹿角、紫河车等,可达到增强清除乙肝病毒的作用。  2中药降低血清胆红素作用  肝炎出现黄疸,逐渐加深,是肝炎病情加重的重要标志之一。高胆红素血症,会加速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而且是胆道系统继发感染的诱发因素。因此,肝炎有黄疸者,当先利胆退黄,促进胆汁排泄,降低高胆红素血症。中药消退黄疸,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吴建等[15]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每天予常规护肝降酶退黄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予中药保留灌肠,1次

8、/d,方用参三七、生大黄、茵陈、蒲公英、赤芍等。对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