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体会【关键词】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营养治疗是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早期防治与多学科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CRF各个阶段中均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且不能用其他方法所代替[1]。低蛋白饮食(LPD)可以通过减慢CRF的进展及延缓尿毒症症状的出现,有效地推迟肾脏替代治疗的时间。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7~2008年在本院住院的中重度CRF患者30例,年龄29~72岁,男18例,女12例,所有患者均非糖尿病患者。 1.2饮食治疗原则与方法 1.2.1饮食治疗
2、原则①蛋白质的需要量:患者病情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的浓度,以此作为患者饮食中蛋白质供给量的依据(表1),膳食总蛋白中优质蛋白质占70%以上,并选用动物蛋白质配膳。②热量的需要量:CRF患者热量需要量为125.52~146.44kJ/(kg·d),低蛋白饮食治疗后,可使CRF患者进食后蛋白质氧化分解代谢受到抑制,给予足够热量,可使患者达到中性氮平衡[1]。③其他营养素的需要量:除钠、钾、磷等物质需适量限制外,CRF患者对多种维生素、某些微量元素、L肉碱的需要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1]。 表1CR
3、F患者蛋白质摄入量(推荐量)(略) 1.2.2饮食治疗方法根据饮食治疗原则及患者的饮食习惯,正确测定身高,按标准体重确定供给标准,制订每天含蛋白质30g、35g、40g等多种食谱,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每日3餐或5餐供给。采用全部或部分麦淀粉作为主要热能,配以鸡、鱼、肉、蛋、奶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动物蛋白。如含蛋白质40g食谱举例,早餐:肉片汤粉(粉条75g,瘦猪肉35g);午餐:麦淀粉饺子(麦淀粉110g,瘦猪肉54g,胡萝卜50g,芹菜50g);晚餐:蒸米饭(大米85g)、鸡蛋肉丝炒蕃茄(蕃茄200g,瘦猪肉30g,
4、鸡蛋40g);全日用油35g,盐3g。以上食谱含蛋白质40g,脂肪46.98g,碳水化合物238.95g,全日总热能为6437.71kJ[2],其中优质蛋白质占73.69%。 2临床症状及血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本组30例中重度CRF患者营养治疗和药物治疗时间为21d,患者临床症状及胃肠道症状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血生化指标测定显示,其中18例患者Scr从327.75~389.46μmol/L下降到263.35~328.24μmol/L,9例患者Scr从445.46~525.38μmol/L下降
5、到379.15~463.32μmol/L,3例患者Scr变化不明显。 持之以恒是低蛋白饮食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在低蛋白饮食中提高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的含量,临床一般全部或部分采用麦淀粉代替大米、面粉为主食成为主要热能。麦淀粉含植物蛋白质只有0.6g/100g,而大米含8g/100g,挂面含10.1g/100g[2]。采用麦淀粉作为主食,可以将节约的植物蛋白质用动物蛋白质(鸡、鱼、肉、蛋、奶等)加以补充,以提高优质蛋白质含量,从而满足机体的需要。 麦淀粉的蛋白质含量低,是适宜低蛋白饮食的主食,但其存在粘性不足、成型性
6、差的缺陷,在食谱制作上,可用麦淀粉制作成饺子、煎饼、银针粉等。除麦淀粉外,还可选用含热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作主食,如马蹄粉、番薯、粉丝、粉条、藕粉等,以增加患者对食物品种的选择范围。饮食治疗食谱的制订,应根据CRF患者肾功能水平、原发病营养状况、摄食消化能力、饮食习惯等,力求方案个体化,以利患者对饮食治疗的坚持。 临床实践中发现,药物在营养治疗的配合下能更有效地缓解CR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延缓肾脏疾病进展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在各种非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开展肾脏疾病的营养治疗,对控制CRF患者病情进展方面,具有非
7、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患者重视营养,明确营养状况与治疗效果的直接相关性,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是临床营养宣教不断深入探讨的内容。【参考文献】1郑法雷,刘燕萍,尹德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营养治疗.见:童友康,郑法雷,谌贴璞,等编.肾脏病临床与进展.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26348. 2杨月欣,王光亚,潘光昌.中国食物成份表.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210213. 3,MitcharoniBJ,etal.Shouldproteinintakeberestrictedinpredialysisp
8、atients?KidneyInt.1999,55(3):771777. 4MircescuG,GarneataL,StancuSH,etal.Effectsofasupplementedhypoproteicdietinchronickidneydisease.JRenNutr.20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