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ik 在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研究

dc+cik 在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研究

ID:9676769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dc+cik 在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研究_第1页
dc+cik 在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研究_第2页
dc+cik 在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dc+cik 在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C+CIK在胃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研究【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胃癌患;护理 生物治疗是一种涉及一切应用生物大分子进行治疗的方法,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发展的第4类癌症治疗方法,配合相应的护理对于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中就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ncedKillerCell,CIK)联合治疗在胃癌患者中的效果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DC+CIK组)和B组

2、(化疗组)各30例。A组的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42~70岁,平均(61.1±3.6)岁。部位:胃窦部12例,胃小弯8例,胃前后壁7例,贲门部3例。根治性手术16例,姑息性手术14例。B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1岁,平均(62.0±3.4)岁。部位:胃窦部11例,胃小弯8例,胃前后壁8例,贲门部3例。根治性手术16例,姑息性手术1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A、B两组分别于术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其中,A组采用DC+CIK的方案进行治疗,方法为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或取患者外周血40~

3、50ml,在无菌及严格监控条件下进行细胞诱导和培养,获得DC、CIK细胞,后将其回输至患者体内,2次/周,8次为1个疗程。B组采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氟尿嘧啶600mg/m2,阿霉素30mg/m2,丝裂霉素1030mg/m2,进行静脉滴注,42d/疗程,严格遵循药物的应用时间及方案。  1.2.2护理方法  A、B两组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治疗方案进行配合护理,A组根据DC+CIK治疗方案的流程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除常规护理,还包括采血及回输等多方面的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终形成最佳的护理方案。B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及术后护理外,给予患者化疗治疗过程

4、的护理,及不良反应的护理,包括呕吐、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  治疗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  1.3评价标准  1.3.1治疗效果评价  治疗效果根据实体瘤评价标准[1]将其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及进展四方面。其中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有效。  1.3.2QOL评分  本评分包含12个项目,其中生活质量满分为60分,生活质量极差的为<20分,差的为21~30分,一般为31~40分,较好的为41~50分,良好的为51~60分[2]。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

5、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和P<0.01分别表示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讨论  肿瘤的细胞治疗需要采集患者自体的细胞进行制备,再回输至患者体内,因此无法规模化生产,这种治疗方法更适于在医疗机构开展,完成从采集、制备到回输的全过程[3]。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由g-IFN、TNFa、CD3单抗、IL-1、IL-2等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并大量扩增的具有杀伤肿瘤活性的细胞,树突状细胞(DC)与CIK联合回输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肾癌,肺癌,肝癌,食道癌,胃癌,膀胱癌等疾病[4]治疗的效果已经受到广泛的肯定。  本文就DC+CIK在胃癌患者中的

6、效果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通过采用此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配合以合适的护理方法,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化疗,尤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低于化疗患者,其他优势具体表现在治疗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患者满意率及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方面。综上所述,笔者认为DC+CIK在胃癌患者中的效果较化疗要好,配合相应的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参考文献】 [1]刘剑勇,张力图,赵萌农,等.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抗肝癌免疫活性的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02,17(4):344-346.  [2]岳玲玲,张连生,张玉芳,等.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共培养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杀伤作用的

7、实验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7):1340-1342.  [3]谢裕安.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肿瘤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05,14(10):663-667.  [4]蒋东霞,徐虹,胡杰英,等.人红白血病细胞的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逆转多药耐药的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7):494-4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