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

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

ID:9676666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_第1页
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_第2页
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减影成像;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指非外伤性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是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主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早期发现及治疗,特别是针对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血管减影造影(digitalsubtractionCTangiography,DSCTA)具有无创性,一次检查可获得颅内病变的诊断信息,并可

2、通过图像的后处理获得颅内血管的全部信息,一般无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在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应用逐渐广泛。其信息对指导临床早期确定病因及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7年10月~2008年5月经CT平扫确诊为自发性SAH共8例。女2例,男6例,年龄19~70岁,平均40.7岁。临床上均有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所有病例CT平扫检查确诊SAH后,间隔1~10天进行DSCTA检查。2.DSCTA扫描方法 采用SomatomEmotion16CT机,选用连续容积扫描模式,主要扫描参

3、数:管电压110kV,管电流80~100mA,准直宽度16×0.6mm,球管旋转时间0.6s/360°,矩阵512×512,螺距0.8,扫描范围自第1颈椎下缘至颅顶,扫描时间为12~18s。增强时前臂静脉团注碘海醇(300mg/ml)60~70ml,20ml生理盐水冲管,注射速率3.0~4.0ml/s,增强扫描时相使用自动触发,将感兴趣放置于颈总动脉内,触发阈值为100HU。先行平扫,后参数不变行增强扫描。平扫及增强的位置、层面中心及视野保持完全一致。将两次扫描后的原始数据重建为层厚1mm,层距0.7mm薄层图像

4、,重建矩阵512×512。将增强后的薄层图像与平扫的薄层图像进行减影,得出脑血管的数字减影图像,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观察脑内血管情况。结果8例SAH病例,脑动脉瘤2例(共4个)、脑动静脉畸形6例。最小的动脉瘤瘤体长径仅3mm(图1);最大的动脉瘤瘤体长径约19mm(图2);分别位于大脑中动脉3个,后交通动脉1个;其中1个动脉瘤清晰显示瘤体上的小突起(图2)。6例血管动静脉畸形(AVM)病例中,1例基底动脉仅由一侧(右侧)椎动脉供血,左侧椎动脉入颅后中止于小脑后下动脉,在小脑后部,形成

5、畸形血管团(图3);1例位于颞枕顶叶(图4);1例位于基底节区;另外3例位于顶叶,其中1例可见斑片状钙化。所有动静脉畸形病例均可见一条或多条的供血动脉,在畸形血管团周围见多条引流静脉。3讨论  对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对病因的诊断,传统方法是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其检查方法、条件要求相对较高,有一定的创伤,并有一定的副反应。自1998年多排螺旋CT投入临床应用以来,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常规血管造影已不再是唯一的检查方法,CT血管成像(CTA)已取代大部分常规血管造影术,其诊断范围正日趋

6、扩大[2]。尤其是近年来多排螺旋CT技术的飞速发展,扫描速度显著增快,图像的分辨率显著提高,在血管成像方面已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吕发金等对72例88个经DSA和(或)手术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CTA资料进行分析,发现DSCT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3]。结合我院CT机的性能,总结出脑部DSCTA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其影像能360度旋转,完美观察并显示血管病变的三维影像以及周围血管、颅骨结构的关系。其中,VR显示血管图像光滑、清晰、立体感强,是颅内血管病变显示的最佳方法[4];MIP立体效果不如VR,但

7、对血管狭窄、斑块、钙化的观察有极大的补充。需要强调的是,观察血管钙化,要用增强图像直接重建才能显示;如果用减影图像来重建,由于钙化的图像信息已减掉,是看不到钙化的。②CTA的图像能剪去影响观察病变的正常组织结构,以及加上不同色彩,有利于显示血管的位置、大小、行走。③不需要作特殊准备,一次检查可满足全部信息的采集,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既安全、又快速。④脑CTA的检查费用低,只有DSA费用的四分之一左右。本研究的所有病例,我们均采用X线低剂量增强扫描,毫安只用80~100mA,仅为国内学者王毅、沈君等报道的13.3%

8、~62.5%[5,6];减影所需平扫的毫安更低,仅用47mA。患者接受的X线剂量明显减少。在保证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检查所用球管电流,是我们放射诊断工作的一部分。本组8例SAH病人,DSCTA均发现了SAH的基础病变,其中发现的最小动脉瘤直径仅3mm,并能全部显示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通过图像的后处理能清晰显示血管病变的三维关系及毗邻的颅骨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