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分析

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分析

ID:9675872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分析_第1页
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分析糖尿病属临床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漫长的治疗过程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生活及精神负担[1]。西医主要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此种药物虽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降糖目的,但停药后血糖仍会上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则可取得理想的效果,即便是在糖尿病的晚期,中医药联合治疗也可起到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观察组89例患者中男4

2、6例,女43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5.7±6.5)岁;病程为5~13年。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35~61岁,平均年龄(46.8±5.9)岁;病程为6~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前后均测量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值,治疗后测量2次/in口服,5mg/次,1次/d。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降糖方进行治疗,具体方包括:熟地15g、黄芪20g、山茱萸15g、茯苓15g、山药15g、泽泻10g、五味子5g,枸杞子10g。水煎服,1剂/d分

3、早、晚2次服用。本文由.L.收集整理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值比较情况具体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值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4、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及比较情况具体见表2。  由表2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值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值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格列吡嗪为第

5、二代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物,具有降低餐后及空腹血糖的作用,可使HbAlc(糖化血红蛋白)下降2%左右;二甲双胍通过增加外周组织(肌肉)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功效,使无氧糖酵解加速,继而抑制糖原分解及糖原异生,使过高的肝糖原的输出减少,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4]。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发病机制为劳欲过度、过食肥甘、损耗阴精、气阴两伤、阴耗热盛而致,并伴有脾、肺、肾等脏器病变。治疗原则为补五脏、益精气,以活血化瘀达到祛瘀生新、益气养阴,清热养阴目的。自拟降糖方中黄芪可滋阴益气,山茱萸可养肝温肾,熟地可益髓生阴,山药可补脾和胃,茯苓

6、可降浊滋阴补肾,诸药合用具有祛热健脾、滋阴益气、扶正固本、活血祛瘀之功效。  综上所述,西药起效快、降糖效果好;中药可全方位、多系统的调整患者的气血阴阳,使其机体的整体功能平衡得以调整。中药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延缓患者的病情进展,两者合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及生活负担[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