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1

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1

ID:9675322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1_第1页
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1_第2页
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1_第3页
资源描述:

《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1  在未来的社会中怎样进行分配?是按照贡献分配还是按照需要分配?这是从工人运动一开始就讨论的问题。马克思关于新社会中分配问题的论述是同区别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联系在一起的,他把分配关系看作是对“社会生产机体”和“生产者的发展程度”的说明,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废除之后,两种因素都还没有达到成熟程度,还不能实行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  马克思写道:“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

2、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哪个旧社会的痕迹。所以,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们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们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们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存储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因此,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原则是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整个社会关系,首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如果不是把需要拉平和缩减,则按需分配是以生产力发展到只有共产主

3、义社会才能达到的高水平为前提的;第二,只有克服了从阶级社会因袭下来的对劳动的对劳动的态度和旧的劳动分工,劳动才变成所有的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这同样,也是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范围内才能达到的。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对劳动效率进行经济刺激是必要的。    二、中国分配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各尽所能,按劳取酬”,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早就了解的社会主义原则之一。但其认识和实践上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一)毛泽东时期按劳分配的思想与实践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按劳分配具备了经济前提。我

4、国在最初的贯彻按劳分配时产生过许多的矛盾和偏差。中共中央多次指出:无论在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都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只有生产力发展到某种程度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某种变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毛泽东认为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很低的,在这种情况下“企图过早地否定按劳分配的原则而代之以按需分配的原则,也就是说,企图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勉强进入共产主义,无疑是一个不可能的空想”。中国共产党同时提出,按劳分配应该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付出合理的报酬,按劳分配的“劳”包含“数量”

5、和“质量”的双重意义,又具体体现在效率和效益上,它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又适用于全体劳动者,体现了分配的公正和公平性。一般来说,中国共产党对按劳分配的原则和理解基本上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按劳分配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1958年,在中国大地上,人民社化运动狂飙突起。人民公社建立后,实行了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分人中产生了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线,主张“放弃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采取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超越社会注意阶段而跳入共产主义

6、阶段”的空想。1958年大跃进之后,中国共产党内“左”倾开始抬头并逐渐站上风,使人们对按劳分配的理解和贯彻发生了偏误。这限制了中国分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二)邓小平时期按劳分配的思想与实践  邓小平十分重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他把坚持按劳分配作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加以强调。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探索我国分配制度的特点,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所以必须

7、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现了人们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的占有他人劳动成果。(2)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按劳分配的主题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领域中主题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分配还存在以下几种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3)经营收入;(4)资产收益;(5)资本收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才能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