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7398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0-22
《家校合作方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家校合作方式初探一、概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很难完成任务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因此,家校合作是很有必要的。家校合作,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来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支持。最终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一、为什么要进行家校合作1、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
2、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学生成才,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2、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各项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3、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
3、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合作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家、校之间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家、校之间坦率而真诚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和家庭之间都想把自己所想和所做的事情告诉对方,因此交流势在必行。二、家校合作的现状1、难以单独承担的重任——学校教育的局限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和正规化,一方面显示了教育的成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制度化容
4、易导致僵化和模式化,对社会变革反应迟缓,学校教育出现了诸多局限。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可以对影响学生的校内环境进行控制,但却难以对校外环境进行控制,而学生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度过的,这段时间若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弥补,学生的这段教育将成为真空,单依赖在学校的教育,不可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学校教育将“孤掌难鸣”。学校教育的模式如同流水线的作业。在学校,一个教师往往需要面对数十个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上师生的变动,一个教师一般很难透彻了解每位学生。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人数多既给密切师生关系带来障碍,也对教师实施因材施教、个别教育带
5、来困难。2、个性教育的主战场——家庭教育的优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仅和孩子接触最早,而且和孩子接触时间长,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特殊的亲子关系,使父母能够深刻而系统地了解子女的全面情况,从而做到家庭教育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因此,个别教育、因材施教是家庭教育的优势,这是其它教育难以具备的。学者樊浩认为:“新的生命总是在封闭而不是开放的条件下孕生的。鸡蛋只有在蛋壳内才能生出小鸡,婴儿只有十月怀胎才能一朝分娩,如果过早的开放,不是扼杀小生命,就是生出怪胎。封闭式开放的前提,……当不开放就难以使生命成长和成熟时,就必须适时的开放。
6、”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塑造一个开放的成长环境,并在这个环境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去引领而不是代替孩子的健康成长,从而是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三、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偏差1、认识错位、推卸责任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总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规律,一般因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差,往往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他们不仅没有能力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反而时常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当家长走进校园,坐入课堂时,教师们倾向于自我保护并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感,他们的职业权威和形象受到威胁和挑战。从学校方面看,由于当今各中小学一味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会舆论界都将眼光集中在学生
7、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上,致使学习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学校或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准绳,这就造成了家校合作的内容极其单一,仅仅只限于督促学生的学习上。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抱怨孩子逃学,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人真正的思考过,为什么孩子会选择逃学。尽管孩子逃学是极端事件,但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学校对于孩子没有吸引力。一位美国校长认为能让学生每天愿意来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让学生愿意来上学,意味着上学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且是出于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所以,学校有义务给孩子创造一种归属感。2、活动无序,组织散漫在实际中,许多学校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
8、计划,甚至没有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校、年级、班级各层面的家校合作难以相互配合。有的年级、班级往往是因为年级主任、班主任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家长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