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67440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自拟通郁饮加减辨治郁病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拟通郁饮加减辨治郁病的体会 【摘要】目的自拟通郁饮加减辨治郁病的临证经验总结。方法自拟通郁饮由柴胡、酒香附子、郁金、朱茯神、龙骨、牡蛎、陈小麦、合欢花、百合、川芎、胆南星、厚朴花、磁石、神曲、大枣组成。根据辨证进行加减,水煎服,1日1剂,5~10剂为1个疗程。治疗组纯用通郁饮加减煎服,对照组根据病情服用西药多虑平、奋乃静等治疗,两组均辅用心理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5%,有效率96.7%;对照组分别为56.7%、8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分别为11.66、4.9
2、0,P<0.01、<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郁饮加减是辨治郁病的有效方药,体会可能“五脏六腑皆令人郁”。【关键词】通郁饮;五脏六腑皆令人郁;郁病辨治郁病亦称“郁证”。《管子・内业》曰:“忧郁生疾。”《吕氏春秋・尽数》曰:“精不流则气郁”。郁证的病证名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的“郁冒”。郁病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或易怒善哭为主症,每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临床多见于神经官能症、癔病等,狂躁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及老年性抑郁症等亦具有该病的表现
3、特点。临证见性情抑郁、多愁善虑或易怒善哭,心疑恐惧及失眠,胸胁胀闷或痛,或咽中自觉如物梗阻,善于太息等表现特征亦属郁症范畴。笔者1995年6月~2005年用自拟通郁饮加减辨治郁病6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60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郁病的诊断依据[1],排除了癫痫和狂病,均符合中医郁病的诊断。按就诊时间以1: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0~40岁26例,40岁以上34
4、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者反复发作6年。合并有萎缩性胃炎14例,合并恋爱或婚变等工作及生活感情不睦史者38例,合并失眠多梦史者8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者反复发作4年。合并有恋爱或婚变或生活工作等感情欠洽史者40例,合并胆道病史者10例,合并失眠多梦史者10例。两组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纯用通郁饮加减辨治,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两组均在1周~3个月后统计疗效。1.2.1中药治疗方用自拟通郁饮加减辨治。基本方:柴胡10g,酒炒香附子10~15g,郁金15
5、g,朱茯神10~15g,龙骨30g,牡蛎30g,陈小麦30g,合欢花15g,百合15g,川芎10g,胆南星6~10g,厚朴花10g,磁石20g,神曲12~20g,大枣7枚(劈)。水煎服,1日1剂,每日3次温服。5~10剂为1个疗程。1.2.2辨治加减气滞胸闷加枳壳10g,瓜蒌皮15g,焦虑烦躁加枣仁12~15g(打),琥珀粉6g(3次冲服);头晕头痛加珍珠母30g,天麻10g;失眠多梦加白薇10g,枣仁15g(打);失眠健忘,舌苔薄白加远志10g,龙眼肉15g;胃脘痞满,舌红少苔者除龙骨、牡蛎、胆南星,
6、加香橼15g,佛手10g,大腹皮3~6g;情绪低落倦怠乏力加黄芪15g,素馨花10g;怒躁,目赤,口苦,舌红苔黄除川芎、牡蛎、朱茯神,加黄芩12g,水牛角丝6~10g,珍珠草15g;易怒,手足心热除陈小麦、厚朴花、胆南星,加银柴胡10g,鳖甲20g,青蒿6g;形体胖,痰多,脉沉弦加绞股蓝20g,决明子15g;烦躁,舌红,苔微黄者除大枣、牡蛎、厚朴花,加天竺黄10g,龙胆草5g,鲜竹沥10ml兑服;腰酸痛,舌苔白除牡蛎、磁石、大枣,加淫羊藿12g,鹿角胶15g(烊化);易自汗,舌苔微红,脉沉滑除牡蛎、厚朴
7、花,加肉苁蓉30g,桂枝6g;血压时高时低加益母草20g,马兜苓6~10g;心郁加石菖蒲10g,甘松6~10g;肝郁加醋青皮5~10g,刺蒺藜15~30g,八月札10~15g;脾郁加炒白术15g,木瓜15g;肺郁加苏梗15g,麻黄3~6g;肾郁加沉香1.5g,乌药15g,石菖蒲10g;胆郁加鸡内金6~15g,川楝子10g;胃郁加佛手10g,莱菔子6~10g;小肠郁加木香10g,通草6g;大肠郁加白芍15g,地榆12g,郁李仁6~15g;月经不调加益母草15~20g,红花3~10g;脑郁加水蛭3~10g,
8、地龙6~12g,远志6~10g;肾阳虚加仙茅6~10g,菟丝子15g;肾阴虚加熟地30g,肉苁蓉30g。1.2.3对照组用西药治疗多虑平25mg,口服,1日3次;奋乃静4mg,口服,1日3次;安坦2mg,口服,1日3次或1日2次。根据病情两种或三种同时服。1.2.4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同时辅用心理疗法如移情疗法,对患者释疑、顺意、愉悦、暗示等法,因人因证善诱,积极嘱家属配合,以消除或改善患者焦虑、忧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及生活环境因素。愉悦法是通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