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分析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分析

ID:9660650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分析_第1页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分析_第2页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分析_第3页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1993年6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3例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患者资料。结果:13例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患者中男3例,女10例,中位年龄32.3岁,表现为上腹部无痛性包块(46.1%)和腹部饱胀不适(38.5%),位于胰头部8例(61.5%),胰体尾部肿瘤4例,胰头颈部1例。肿瘤平均最大径8.1cm,术前CT及MRI的定位准确率较高。1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脾、胰体尾切除术3例、胰体

2、尾切除术2例、活检+胆道内引流术1例,1例仅做活检。术后1年生存率为92.3%,3年生存率为73.8%,5年生存率为59.1%。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后配合化疗有望提高其生存率。【关键词】胰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诊断;治疗  无功能恶性胰岛细胞瘤(nonfunctioningisletcellcarcinomaofthepancreas,NFICC)为来源于胰岛内分泌细胞的胰岛细胞恶性肿瘤,与胰腺最常见恶性外分泌肿瘤―胰腺癌相比,两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如腹痛、腹块、黄疸等,但

3、两者的治疗、预后差异较大[1,2]。现就笔者所收治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做出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科自1993年6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13例,其中男3例,女10例(76.9%),年龄14~56岁,中位年龄为32.3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无痛性包块6例(46.1%),上腹部饱胀不适5例(38.5%),黄疸3例,恶心、呕吐2例,进行性消瘦2例。无症状者体检发现1例。查体:上腹部可触及包块者9例(69.2%),仅有上腹部深压

4、痛、未触及包块者3例,无明显体征1例。  表1NFICC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略)  1.2影像学检查:13例患者行B超检查,CT检查10例,其中单行平扫1例,余9例均行平扫与两期增强扫描,且9例中有4例并行MRI检查平扫与增强扫描,3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见表1)。13例中11例病灶术前至少一项影像学检查定位于胰腺,4例术前B超误诊为后腹膜肿块,另1例B超拟为胰胃间隙肿块。  1.3手术治疗:1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6

5、例、脾、胰体尾切除术3例、胰体尾切除术2例、活检+胆道内引流术1例,1例仅做活检。术后并发症:胰瘘或(漏)3例,切口感染2例,胆瘘1例,假性囊肿形成1例。术中见病灶均为单发,位于胰头部8例(61.5%),胰体尾部肿瘤4例,胰头颈部1例。肿瘤最大径3.5~19.7cm,平均8.1cm,≥5cm有10例(76.1%),4例位于胰体尾部肿瘤肿瘤最大径≥9cm。局部淋巴结转移4例,肿瘤浸润肠系膜血管、下腔静脉、门静脉或腹主动脉2例,肝转移1例。  2结果  1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54±5.2)个月(2~113个月),其中

6、随访1年以内者2例,死亡1例;1~3年者4例,死亡1例;3~5年者3例,死亡2例;5年以上者4例,死亡2例。死亡患者中转移或周围器官受累3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率法计算:1年生存率为92.3%,3年生存率为73.8%,5年生存率为59.1%。  3讨论  NFICC为一组临床上无特异性内分泌表现的胰岛恶性肿瘤,原因可能为:①分泌的物质无生物学活性;②分泌激素过少,不足以引起临床症状;③肿瘤细胞功能缺陷,只能合成但不能释放激素;④分泌多种功能相拮抗的激素,产生的生理效应被相互抵消;⑤所分泌的内分泌物质未被

7、认识。因此本病起病隐匿,生长缓慢,早期不易为临床发现[3,4]。  3.1临床表现:NFICC患者出现症状者多表现为:腹部肿块及其压迫症状[1,5]。本组13例患者中首发症状表现为上腹部无痛性包块6例(46.1%)。查体,上腹部可触及包块者9例(69.2%)。肿块压迫症状与其生长位置关系密切,当肿块位于胰头部,压迫胆管时出现黄疸。当肿瘤推挤、压迫胰管时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类似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压迫腹膜后神经产生腰背痛,压迫脾(门)静脉则造成门脉高压和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当肿块压迫、推移胃、十二指肠时还可出现上消化

8、道梗阻的症状。本组中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61.5%),其中引起阻塞性黄疸3例;恶心、呕吐2例。胰体尾部肿瘤4例中1例压迫脾静脉造成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其余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如纳差、轻度上腹痛或背痛,推测可能与病灶解剖位置位于胰管远端,不易形成胰管、胆管阻塞有关,因此,相比生长在胰头部的无功能性恶性胰岛细胞瘤,胰尾部肿块被检出时体积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