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58666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克服初中生学习物理障碍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克服初中生学习物理障碍的策略有许多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真笨,教他什么就只会什么,稍微一变形式就不会了”。我认为,不是学生们笨,而是教师们没有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书本知识的传授是基础,教师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有些方法是教师在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如: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的小问题,先解决一个个的小问题,再解决大问题;有些方法是优等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总结的好做法,如:听课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和做练习的方法等;有些方法是学生练习和作业中好的做法,如:计算的最简方法、同一题目的多种解法等;还有些方法是前人总结和流传下来的,如:归纳与总结、演绎与推理、科学抽象与
2、理想实验等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所有这些,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善于总结、积累,及时传授给学生,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二、加强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总结出来的。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都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这样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又可以使学生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一般的学生探究是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诱导之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他们暂时还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学生探究遵循的规律是从不知到知,从
3、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和会用知识,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教师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指导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能够用一种模式教学,不能够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区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特点、意愿和困难所在,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针对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上课“吃不饱”的学生要适当增加学习量和提高学习的难度,不能让他们觉得没事干。而
4、对上课“消化不良”的学生则要放慢讲课的速度,不能一味的为了追求完成教学计划而拼命往下讲,要留下充分的让他们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从困难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深入浅出,在要求上要降低标准。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在理解上要降低层次,只要求能够正确运用就行了;对于难于转化的困难生只要求他们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基础题目,中档以上的题目一律不作要求;对于易于转化的困难生,要求他们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全部基础题目和部分中档题目,难题不作要求。对困难生的评价也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要想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设法适应学生的先天素质,最大限度地发
5、挥它们的优点,避免超越它的限制而出现拔苗助长的不良后果。四、发挥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功能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让生动的物理场景走进学生视野,也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技术融形、声、光、色、情景于一体,可以通过视、听等多种途径使学生生动直观地感知物理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视听并举,动静兼备,改变了传统物理教育以教师口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既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认知内驱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且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听、视觉反馈信息生
6、动、准确,使学生易于接受,不会伤及自尊,也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五、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很可能导致他不喜欢这门课,从而上课不认真,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因此,教师课堂上要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有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以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可能使学生的学习
7、情绪变坏,从而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继而老师一上课心里就烦,对教师所讲的知识也烦,甚至跟教师产生对抗的情绪。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更是不符合实际的。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的途径与方法,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内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的心理,主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