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中药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ID:9655624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中药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药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药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药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内外合治止溃结汤愈结汤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therapeuticeffectofinternalandexternalcurationedicineonulcerativecolitis.Methods80casesofpatientslyintot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entgroupinistrationandYuJieTangtoholdenema.Thecontrolgroup

2、onthforeachcourse.TheeffectentgroupedicineZhiKuiJieTangfororaladministrationandYuJieTangholdingenemahasobviouseffectonulcerativecolitis.  Keyl,早晚分两次服。  2.1.2予愈结汤灌肠方药组成:黄芪30g,黄柏30g,苦参30g,大黄6g,白及20g,丹参20g,蒲黄20g,白芷10g,甘草20g,水煎,取汁200ml,分四次灌肠使用。灌肠方法:所有患者均经直肠给药。嘱其

3、晚进食半流食,睡前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将中号灌肠管头部用凡士林润滑,边推药边插管,插入深度约20~25cm,保留6~8h。  2.2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发作期4g/d,分4次口服,缓解期2g/d,分4次口服。  以上所有病例均治疗3个月,在治疗期间均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禁饮酒。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判标准参照第四届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病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2]。临床症状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停药观察6个月无复发,为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肠镜复查黏膜仅轻度病变,为显效;临床症

4、状减轻,肠膜病变好转,为好转;临床症状和黏膜病变无改善,为无效。  3.2治疗结果  3.2.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χ2检验),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n=40  3.2.2安全性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各测量一次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都正常,对照组血常规3例、肝功能1例出现异常,可见治疗组用药安全性高,优于对照组。  4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

5、临床常见病,近十年来患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发病呈慢性过程,反复发作,已经成为世界重视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环境、遗传、感染和免疫因素。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丛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3]。在治疗方法上,现代医学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用药物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其不良反应多,影响临床治疗。中医中药治

6、疗该病显示了很大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属“泄泻”“痢疾”“便血”“腹痛”等范畴。其病因有二:其一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以湿邪为主,湿热之邪客于肠胃,清·沈金螯《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云:“湿盛而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之不同,未有不源于湿者也”。其二为饮食失节,伤及脾胃,或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横犯脾土,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职,酿湿生热。《景岳全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之脾胃。”《医宗必读》云:“泄泻皆成于湿,湿皆本于脾虚。”总之,本病的发生多由于感受湿热或饮食所伤或劳

7、倦过度致脾气受损,湿从内生,湿滞日久,多从热化,温热蕴蒸,壅滞肠间,传导失司,与气血搏结,损伤血络,气凝血滞,血败肉腐,内溃成疡。日久波及于肾,脾肾两虚,正虚邪恋,缠绵难愈。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两虚,标实为湿热壅滞结肠)为该病的关键。治疗宜祛邪扶正,标本兼顾,兼调理气机、化淤行血,消积导滞,坚阻固涩。止溃结汤中黄芪补脾气,利水湿,排脓生肌。《神农本草经》曰:“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日华子本草》亦云其:“治肠风…….止赤白痢”白术、茯苓健脾渗湿;白头翁清热化湿、化淤解毒祛邪;黄芪、白术、茯苓与白头翁合用,

8、祛邪而不伤正;木香、炒莱菔子行气消导,除积化滞;三七、当归化淤活血,行血养血;枳实合炒莱菔子、木香消积导滞,使湿热清、积滞去则下痢后重自除。以上药共奏祛邪扶正,调理气机之功效。灌肠方药愈结汤中;黄柏、苦参、大黄清热燥湿;蒲黄活血化淤;白及,《神农本草经》云:“主痈肿,恶创,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鬼击、痱缓不收”;白芷,《本草衍义》云:“治带下,肠有败脓。”与黄芪合用,共奏清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