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当代阐释与文化思考

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当代阐释与文化思考

ID:9653171

大小:7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4

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当代阐释与文化思考_第1页
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当代阐释与文化思考_第2页
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当代阐释与文化思考_第3页
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当代阐释与文化思考_第4页
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当代阐释与文化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当代阐释与文化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当代阐释与文化思考  摘要:“虚实”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核心的元范畴,具有极大的涵盖性、兼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虚”与“实”的结合是文艺创作中广泛通用的艺术手法,中西皆然。可以从文艺自身特点、语言的角度、艺术的悖论及西方格式塔心理学、阐释接受美学等角度,对中外文艺必须“虚实结合”提供全面、立体的当代阐释;从诗性特征、创作经验、人格理想等方面,透视中国古代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文化意蕴和民族特色。  关键词:虚实;言意;悖论;格式塔;接受;诗性;创作;人格理想    一、关于虚实结合    虚实是中国文艺理论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元范畴。它源于道家哲学,老

2、庄对“有”与“无”的关系的论述赋予其深刻的内涵,《周易》的阴阳对立统一观为之提供了辩证法的思维启示。在魏晋六朝时期经玄学之辩中,虚实实现了由哲学、美学向文学和艺术领域的重大转变,并在人物品评、言意之辩及文学创作的共同作用下内涵逐渐丰富,并开始渗透到诗文、绘画、书法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含义偏重于创作中的情景关系、主体素养与构思心态等,进入唐宋,佛教思想的“境”、“空”与“妙悟”说则为“虚实”范畴注入了新的血液,表现为各自不同的文学风格及读者层面的欣赏与回味等。至此,“虚实”范畴真正走向成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论中一个核心范畴。  可见,这样一个从先秦至明清延续

3、了两千年的元范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发展演进中不断生成新的含义,产生了许多变体,后世诸如虚实相生、化实为虚、虚实互藏、实象、虚情、实笔、虚字、实染、虚白等概念或命题都是它的延伸和变体。而它在长期发展演进中又与有无、形神、情景、远近、明晦、显隐、疏密、详略、宾主等系列范畴具有交叉性。虚实就像一张巨网,统辖着从古至今的中国文艺美学,成为民族文论中的一个核心范畴。它涵盖文艺家族几乎每一个门类:如音乐追求“秘响傍通”,绘画追求“气韵生动”,书法讲究“计白当黑”,园林崇尚“以小观大”,诗文推崇“味外之旨”,以及小说中的“以形传神”传统,戏剧中的虚白与静场

4、,舞蹈中的动作飘忽与节奏间歇,影视中的悬念与省略等等,都涉及到虚实。或者说,虚实相生几乎成为中国古代一切文艺活动必须遵循的艺术原则,只不过每门艺术由于使用的材料及技法的不同,虚实表现的特征不同而已。而从文艺活动的逻辑层面讲,虚实范畴又有极强的普适性阐释功能,其虚涵性、空廓性使它可以普泛性地适用并表达许多文艺现象,从而涉及到文艺创作的客体、作家精神修养、创作方法、表现手法、作品风格、读者接受和美感特征等等方面的问题Ⅲ,其内涵所指也因语境而异,我们应避免笼统和含糊地一概而论。其具体运用大体说来有以虚代实、以实写虚及虚实相生等方式,前人多有分析。  时至今日,尽管国内文论普

5、遍受到西方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但在文艺实践中尤其是文学活动中,虚实具有极大的兼收性和包容性,它仍会“与时俱进”地随着文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尽管当前文艺创作土壤和理论话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虚实思想至今仍得到作家和学者的青睐,被广泛用来创作、阐释和解读当代小说的。可见,虚实思想是从古至今文艺创作的一贯手法,当今艺术创作仍然离不开它。这是吸引当今众多研究者回归虚实话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把目光注视在这种传统文论范畴的当代应用上,力图古为今用,服务现实。这些都充分说明,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当下文艺领域内仍广泛使用,其生命力仍然存在。  显然,虚实是中国传统文艺理

6、论中极富民族特色的文论范畴。那么与中国传统迥异的西方文艺作品是否也有以具体人事、景物之“实”来表现看不见、可供想象的情思意理之“虚”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如在史诗《伊利亚特》中,荷马通过特洛伊元老们对于海伦的惊赞,来描绘海伦的美丽,也是间接描写的一个成功范例。这里借助他人对海伦美丽的欣赏和赞叹远比对海伦五官、衣着、容貌等具体的实在描写要有吸引力得多,关键在这不言的“虚”中蕴藏着供读者浮想联翩的审美空间。远在中国汉乐府的《陌上桑》中,对女主人公罗敷美貌的间接描写胜过了多少形容词的实写,也更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此两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文艺创作也是

7、需要虚实结合的(因文化背景的差别,其含义和运用是不同的。这里存而不论)。就总体来讲,人类的艺术创造有一种共同处,即都需要也必须虚实结合。我们在具体的文艺作品欣赏中对这一艺术手法所生发出的美感都不乏深切的感受和领悟。问题是,文艺为什么必须虚实结合才能演奏出最动人的乐章?    二、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当代阐释    虚实思想在古今中外文艺创作中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广泛的实用性。前人试图破解其魅力之源,寻找人类艺术史上文艺必须虚实结合的根本原因,但不尽全面目。笔者试图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单从中国来说,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的确在源头上受到道家有无之辩的深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