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

ID:9652108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_第1页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_第2页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_第3页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互联网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而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传播的一个十分重要媒介。网络在成为广大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渠道的同时,也为新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信息平台应运而生,在发布、传播海量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法制失范问题。我们要加强对于新闻传播法制的建设,以规范信息的传播,来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这成为目前新媒体建设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必须加以重视。  一、网络新闻传播特点及法制失范问题  (一)网络谣言泛滥  2016年春节期间,有关上海

2、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以及东北村庄农妇组团约炮等等文章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从而引发了媒体以及网民的大量关注以及热议。但是,有关部门通过调查后却发现,这两篇文章的内容都属于子虚乌有,是的虚假信息。與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信息来源广,时效性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虚假新闻泛滥,以讹传讹盛行。一些网络谣言甚至对某些特定行业产生了不良影响,如2016年3月29日,一名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条关于女子吃酸菜鱼感染病毒死亡的虚假信息,从而使得公众对此产生了恐惧心理,同时,对于饭店经营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毋庸置疑,真实性是新闻的一个本质属性。对于一个正规的新闻网站来说,如一些传统媒体设立的网站以及微博

3、微信客户端等,属于国家有关部门所设立的门户网站,其所发布的新闻信息,对其真实性以及确定性来说,一般是不会受到质疑的。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个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信息发布平台,本文由.L.收集整理由于缺失事前审查机制,造谣、传谣有了更便捷的渠道和更大的滋生空间。有些网络媒体为了自身利益,只是片面主观地对事件进行相关的报道,更有甚着,会杜撰一些虚假的新闻信息。对于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则捕风捉影、添油加醋、误导视听。对于这种行为来讲,其不仅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同时,对其自身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①。  (二)转载不规范现象普遍  不断出现的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

4、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也逐渐增多。网络没有传统媒体对于时间和版面的限制,为人们散布以及复制和篡改信息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因而也带来了有关新闻版权方面的一些问题。然而,在有关版权问题之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复制方面的问题。传统版权法对复制的定义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互联网传播是以电子脉冲的方式进行的,复制被转载替代。当前,网络新闻传播中,不规范转载现象十分严重,有的采取拿来主义,将其他媒体的文章直接复制粘贴到自家媒体上,有的故意隐去作者姓名和文章出处,有的改头换面,将原文稍加删改或刻意曲解后

5、,作为原创发表。相关的法律纠纷也不断发生。以北京市为例,2015年,北京全市法院新受理关于一审知识产权方面的民事案件同比增长了24.1%,而其中有关网络知识产权方面的案件就占了很大比例。  (三)侵犯隐私问题严重  近年来,以人民法院审判的实践来看,有关利用网络来侵害自然人民事权益的案件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通过网络来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肖像权以及隐私权的案件更是呈现一个上升趋势,而有些案件更是产生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成为社会热议一个焦点问题。  发生在2015年5月3日的女司机被打事件,对于这起事件来说,其事态发展之迅速,是我们不可预料的,有些网民还对此女司机进行了人肉搜索,

6、还曝出了她之前驾车的很多违章行为,更有甚者,还把其宾馆开房记录等相关信息公开在了微博上。所有这些经过网络的发醇之后,使其生活陷入了很大的困扰之中,给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这种行为同时也是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一个严重侵害②。  新媒体时代,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已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有些媒体特别是自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其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公之于众,或将其专属秘密进行传播,或搜集并公布当事人的有关经济活动及信息等。对被侵权人来说,给其带来的精神打击及经济损失比之传统的侵权方式更加地严重,并演化为另一种新的网络暴力。  二、网络新闻传

7、播法制建设的现状  (一)治理成效  为了有效约束和规制网络信息传播,近年来,相关部门完善了有关法律制度,制订了一些措施,基于网络侵权行为《侵权责任法》作出了相关规定对于网络主体的权利义务及对网络谣言的惩治,《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也专门作了有关规定,此外,《刑法》基于对以造谣方式侵害国家利益以及个体利益等违法犯罪的行为作出了相关规定,2014年8月21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