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菌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菌及耐药性分析

ID:9643637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菌及耐药性分析_第1页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菌及耐药性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菌及耐药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菌及耐药性分析作者:唐任光,杨显先,龙显科【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近期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新生儿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51例阳性标本中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1.5%和16.7%,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7.5%、62.6%,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是阿米卡星、环丙沙星、

2、氧氟沙星。结论: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  PathogensandAntibioticResistanceofLsolatesfromNeiaBioodCultures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distributionofpathogenscausingneiaandthEirantibioticresistance.MethodsThepositiveinbloodcultureofneong251pos

3、itiveinbloodculture,positiveratioof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andS.aureusore,theyultiresistant.TheratioofmeticillinresistantS.epidermidisandS.aureusonggramnegativebacteria,Escherichiacolionniae,theotherikacin,ciprofloxacin,andofloxacin.ConclusionStaphylococcussppisoneofthemainpatho

4、genscausingneia,Theidentificationofbacteriaanddrugsensitivetestia;Pathogen;Antibioticresistance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明确病原菌及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51份新生儿败血症血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细菌耐药性分析,经统计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51份标本均来自我院儿科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资料,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修订方案》[1]。  1.2 细菌培养 251例患

5、者均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常规无菌抽取新生儿静脉血注入血培养瓶,血液与增菌液比例为1∶10,增菌液采用自制的硫乙醇酸盐增菌肉汤30ml。  1.3 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 应用上海复星公司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FORTUNE.IMS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试验。  2 结果  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构成比,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1.5%和16.7%。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7.2%,肺炎克雷伯杆菌占6.4%,肠杆菌属5.6%,普通变形杆菌5.2%。另外真菌检出率占4.8%。见表1。   表1 251株病原菌的菌种分

6、布(略)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而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革兰阳性球菌仍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见表2。  表2 分离的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略)  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呋喃妥因高度耐药,对阿米卡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高度耐药,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肠杆菌属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庆大霉素高度耐药,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普通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高度

7、耐药,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是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见表3。  表3 分离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略)  3 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常见且严重的致命性疾病之一,新生儿易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在出生头几天内尚未建立完善的正常菌群,其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感染后易扩散而导致败血症[2]。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占活产婴的1‰~8‰[3],在新生儿感染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肺炎。本资料中发现,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251例阳性标本中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1.5%和16.

8、7%,以对苯唑西林的敏感性可把葡萄球菌分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和甲氧西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