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

ID:9643010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上传者:U-991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_第1页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_第2页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综述武术拳种的流派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附于它的地域性,地域性是中国武术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以地域文化研究为切入点对中国武术文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郭志禹、郭守靖提出,地域文化武术文化地域武术文化的新思路;张胜利、郭志禹根据地域武术文化在宏观层面上构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立字研究模式;申国卿提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以发展为主题的方向特点,又在中国体育科学上发表了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和转型机制,反映了地域武术文化蕴含的传统文化精华是当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目前,以地域武术文化为博士、硕士论文题目的研究陆续发表,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的研究有陇右、燕赵、荆楚、浙江沿海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地域特点、战争、人居迁移、宗教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对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2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资料和查找4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蒋松卿的楚文化与楚国武术、陈荣亮的闽台武术文化渊源管窥、高正的武当山与武当武术、刘绥滨的四川武术与武当拳的渊源、程大力的少林武术通考(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和李成银的子午门功夫与齐鲁文化(《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2期)等一些学者发表了相关武术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郭志禹认为,近代唐豪的《少林武当考》和《少林拳术秘诀考证》以及徐震的《国术论略》是武术文化研究的开端,并提供假设的研究思路:武术文化区域武术文化圈武术文化丛武术文化特质武术文化圈的武术共性文化特征地域武术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郭志禹继续构建了传统武术历史与文化的信息系统内容框架,初步勾勒了中国武术的地域分布:燕赵、中原、齐鲁、吴越、荆楚、闽粤、秦晋、巴蜀、黔贵、西北、关东、西域、西南边疆、赣皖、广西地方、海南地方、港澳、台湾及其他区域武术。为后期学者对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有利于武术文化在社会中的发展。但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研究地域、战争、政治等对地域武术文化影响的方面,对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研究的不够充分,对武术文化的地域特征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定模式和规律,也没有系统性。   郭守靖则在第三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上提出:以齐鲁武举人数与地域环境、习武风气、民族性格的相互关系,得出,武举制对齐鲁地域武术文化的影响、武举人分布规律和鲁西与胶东的习武特点。后期在文化冲突与中国地域武术文化创新上从文化学视角分析习武者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存在差异是中国地域武术文化内部冲突的根源,其发展过程具有文化共通性,这两种运动形式促进了地域武术动作技术的形成。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提出汇流地域内武术要素,整合拳种体系,世俗武术文化和精英武术文化同步发展的建议,为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的创新之路,深入的了解地域文化对武术文化的影响。  张胜利在2011年4月提出:梳理以本地域内的本体或相关武术文化划分的研究区域,遵循技术反映文化,文化影响技术的原则对本地域内典型拳种进行个案研究,归纳和概括本地域独特的武术文化现象和特征,来分析本地域武术文化形成发展的因素,命该研究模式为立字研究模式。初次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构建模式,方便学者们对武术文化的更深入的了解,也有利于武术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发展与创新。  运用相关学科和相关的文化理论对地域武术进行分析和探索。如蒋松卿的《楚文化与楚国武术》、郝心莲陈青的《黄河武术的自然文化背景》、李德祥《中国哈尼族武术文化初探》、汪俊祺的《徽州地域武术:一种民间文化现象综述》等对地域武术文化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仅仅是对地域武术中某一方面或某一文化现象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定模式和规律还有待系统。申国卿在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发展规律及其转型机制中认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当代转型为国家软实力建设奠定基础,为中华文明提供思想资源与精神创造力。裘静芳在研究地域武术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术文化旅游的构想,论述了发展地域武术文化旅游有利于保护和传播当地的武术文化以及经济互动的作用和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5结论  武术文化的地域空间,其在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武术人们豪放与细腻的性格差别,战乱催生了斗争结义,导致大批移民远离家乡,同时也崇尚了武艺的民俗武风,推动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特色的形成,为中国武术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沉韵的巨大基石。   武术文化在历史发展、演变历程中不断推陈纳新。其中研究学者们认为对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首先要将武术放到具体的文化区域内讨论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然后在这种特定区域内提出地域对武术文化的影响,勾勒出中国武术的地域分布,并提出地域武术的发展规律,以防出现武术区域文化的杂糅现象。武术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国家形象的构建,为了展示中华多元传统文化,就要充分研究地域中的武术文化,并将这种地域武术文化与国家形象构建相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