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38201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9例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9例临床体会作者:鲍雷,高平,李东吉,金宇斌【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LichtenstEin于1986年首次提出了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这一概念,使疝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推广应用,我院自2004年3月~2007年9月期间,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9例,均采用填充式网塞修补及平片修补,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2~88岁,平均年龄58岁,病史为1~30年,其中单侧右腹股沟斜疝53例,单侧左
2、腹股沟斜疝17例,右腹股沟直疝10例,双侧腹股沟斜疝3例,复发疝6例,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者7例,慢性支气管炎者2例,前列腺增生者3例。1.2手术方法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填充式网塞及成形平片和预裁式网片。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切口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做斜切口,长约4cm左右,沿腹外斜肌腱膜剪开,游离精索,注意保护髂腹股沟神经。找到疝囊,尽量游离至颈部,常到腹膜外脂肪为止,如果疝环较小,<2.5cm以下,腹横筋膜基本健全的,我们治疗将疝囊高位结扎使用预裁式网片,将精索置于裁好的圆孔中,平铺在腹横筋膜前、精索后、周
3、围,腹股沟韧带间断缝合、固定,并要将补片同耻骨重叠缝合1~2cm左右,缝合至耻骨腱膜上。如疝环较大,缺损>2cm以上,老年患者、腹横筋膜薄弱、缺损明显的患者,我们使用填充式网塞加成型补片治疗。此方法不做疝囊的高位结扎。将疝囊返纳入腹腔,如果疝囊较大,可将疝囊切除部分缝合后变成较小疝囊,返纳腹腔内,置入填充式网塞,并同周围腹横筋膜间断缝合固定,如果疝环较小可去除几瓣网片,将成型平片同预裁式补片放置相同。2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45min,全部治愈,术后平均1天下床活动,术后疼痛轻,无牵拉感,均未用止痛药。阴囊水肿2例,未做
4、特殊处理3天后水肿自然消退,无切口感染者,平均住院7.8天,最短3天,最长11天。随访3~18个月无复发。3讨论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在基层医院也逐渐开展及普及。因较传统腹股沟疝治疗有许多优点。腹股沟疝修补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尽管其总体疗效尚满意,但在腹壁缺损较大的情况下,将周围不同组织强行缝合拉拢,张力极高,不同组织愈合能力不一致,一旦腹压瞬间急剧升高极易复发。且腹横筋膜的缺损和破坏是腹股沟疝的根本原因,以往的疝修补术没有建立在修复腹横筋膜的基础上,不符合现代解剖学原理[1]。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
5、术从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对原发疝采用无张力疝修补,统计资料表明,无张力疝修补包括平片修补和疝环充填式修补,复发率为1%~5%[2]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其优势明显:(1)符合人体生理,在无张力的状态下完成腹横筋膜的修补,当填充物受到腹腔压力时使压力迅速扩散到各个方向,起着缓冲作用,减少了复发率。(2)加强缝合,无论是充填式或平片式修补术都应对疝环充填物和整张平片用不吸收缝线在周边进行间断或连续缝合[3];(3)操作简单,无需高位结扎,避免了分离过多组织,减少了损伤神经血管的可能
6、性,且并发症少。(4)手术时间短,创口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短,且单丝聚丙烯编织的补片,其孔径均大于10μm,嗜中性粒细胞可自由出入,不易隐藏直径约1μm的细菌,使其有很好的抗感染能力,减少了术后感染的机会。(5)手术时间短,术后痛苦小恢复快。没有传统手术后的局部牵拉疼痛感,术后6h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大大缩短。要较好地完成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需注意几点:(1)严格无菌操作,严密止血,防止切口感染修补失败。(2)疝囊较大时需将疝囊中间离断,近端荷包缝合使其成为小疝囊,远端疝囊旷置,否则剥离面太大,渗血多,易术后产生阴囊血肿。(3
7、)精索游离要充分,否则平片补片孔径小将精索卡压太紧,术后会引起阴囊水肿及睾丸的血液循环障碍。(4)锥状补片需根据内环大小作修剪。如内环太大可缝合腹横筋膜数针缩小内环,再置入补片;如内环小,可将锥状补片的分叶剪去数片,使其与内环相匹配。(5)固定平片补片时要避免把补片缝扎到神经分布丰富和高度敏感的耻骨结节和耻骨的骨膜上。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最佳术式,它较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式优势明显,值得我们广泛推广。【参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