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37973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34例肝包虫病超声诊断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4例肝包虫病超声诊断分析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62岁。除少数几例无症状,因其他原因来医院检查行常规B超后发现包虫病外,其余大部分病人因感腹胀、腹部隐痛,或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包虫病前来我院进一步确诊,其中1例有黄疸、消瘦症状。1.2检查仪器与方法采用麦迪逊×6及日立EUB-55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检查时要求空腹,必要时充盈膀胱,检查时取仰卧位,辅以侧卧位,对腹腔脏器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2结果本组34例病人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肝细粒棘球蚴32例
2、均发生于肝者,其中1例为肝、盆腔同时感染包虫。肝泡状棘球蚴2例。综合本组病例的超声表现,结合文献及资料分析肝细粒棘球蚴病的声像图表现及分型。I型(囊肿型):系无并发症的早期原发型包虫囊肿。显示为圆形无回声病灶,囊壁光滑而完整,仔细观察呈双层结构,后壁回声增强,囊肿的大小及囊壁厚度与虫龄有关。随着包虫的发育、成熟、囊砂(头节)增多,显示沉积于囊肿底部的密集强回声点,随着体位改变而漂浮于囊液中,呈典型的“落雪征”。II型(内囊分离型):系包虫代谢障碍、创伤或感染引起的内囊破裂漂浮于囊液中。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卷
3、曲或折叠的膜状回声,呈“水中百合花征”。Ⅲ型(多子囊型):超声显示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病灶,壁厚,囊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小囊状结构,呈蜂房状或车轮状,为典型的“囊中囊”改变。IV型(实变型):包虫囊内液体逐渐吸收,大量变形坏死的胶泥样内囊皮充满其间,超声显示为实质性病灶,病变有清楚的包膜,与周围肝组织分解明确,内部呈强弱不等的杂乱回声。V型(钙化型);包虫囊液内充满干酪样物质,外囊壁增厚粗糙,并有钙盐沉积,囊壁明显钙化。如部分钙化超声显示为弧形强回声,后方伴有宽大的声影。若囊壁完全钙化时表现为蛋壳
4、样钙化。钙化程度约重,后方声影约明显。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声像图表现及分型:巨块型:肝内病灶呈现多数点状、小环状钙化,后方伴明显声衰减和声影,实际有无数小病灶融合形成病变肝叶的局限性包块。本组2例均发生于肝脏,1例表现为肝右叶不均质包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后部回声部分衰减,中心为无回声暗区,为泡型包虫液化坏死,本例病人由于包虫粘连于第一肝门区,出现肝内胆管扩张。另1例表现为肝右叶斑块状强回声,边界毛糙,后部回声明显衰减,此例为巨块型。3讨论人体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分为细粒棘球蚴及泡状棘球蚴,两者的感染途
5、径基本相同,人类可因误食其虫卵,而形成中间宿主,70%—75%寄生在肝脏,12%—29%寄生在肺脏,2%—5%寄生在肾脏。疾病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是影像学诊断的基础。细粒棘球蚴呈囊状,囊肿起初很小,五年可长大成大肿物,壁分两层,内囊是本体,外囊是中间宿主形成的一层纤维包膜,外层之外为炎性反应区。囊内有子囊,子囊内可长出孙囊。因此超声影像图表现为I型与III型。包虫囊肿可自然衰亡,老化和受到机构化学性损伤,并可发生感染、化脓、钙化,并破溃向腹盆腔生长,声像图表现多种多样,有时一个病灶内可同时表现为两种甚至三种
6、类型。如内囊分离型可合并多子囊型,典型的包虫病不难作出超声诊断,值得注意的是肝细粒棘球蚴病染需要与肝囊肿、肝脓肿图像鉴别。泡状棘球蚴类实质型者,外观呈浅黄或灰白色。质地坚硬,由无数小囊泡聚集而成,向外浸润生长。切面呈实质海绵状结构,坏死液化,肉眼观呈“豆渣”样。该病超声图像主要与肝实型占位病灶相鉴别,肝泡状棘球蚴呈实型强回声,外形既不规则,与肝组织周边界限不清,并可见点状、小结节状及小环状钙化。病灶后部伴有明显声衰减及声影为其特征。此外,还应结合病程,临床表现,流行病史及血清免疫学实验进行综合分析。感染
7、包虫病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传染,即“病从口入”,我州地处高原地区,是牧民聚居区,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卫生条件较差,包虫病的健康教育是包虫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减少包虫病的发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