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气法治疗痛经探讨

调气法治疗痛经探讨

ID:9635049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调气法治疗痛经探讨_第1页
调气法治疗痛经探讨_第2页
调气法治疗痛经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调气法治疗痛经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调气法治疗痛经探讨【关键词】痛经;气一元论;调气法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本病有明显的规律性,周期性,经行腹痛,经净则缓等特点[1]。  1痛经的病名及病机源流    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的记载。后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列有“月水来腹痛候”,并指出腹痛是因为“劳伤血气”或风冷客于胞络而“损冲任之脉”所引起。宋代陈自明注重了情志致病因素,认为“忧思气郁而滞”,或“血结成块”因而形成了气滞血瘀,经行不畅,滞而作痛。金·朱丹溪在《格致余

2、论》中,从腹痛的时间上划分虚实,认为经将行而痛为气滞;临行时腰腹痛为郁滞,为瘀血;经后而痛为气血俱虚。这种区分虚实的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明·王肯堂的《胎产证治》中指出:经止腰腹痛为“血海空虚而气不收”引起。对血虚腹痛的时间,病机作了进一步论述。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将痛经分为虚实两类。实者有寒滞、血滞、气滞、热滞。虚者有血虚、气虚。总结临床中痛经“挟虚者多,全实者少”。清·吴谦等所著《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明确腹痛在经前为气滞血瘀,而且气滞血者,则多胀痛,血滞气者,则多疼痛,为临床的用药侧重提供了理论基础[2]。

3、  2气一元论与痛经    气一元论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活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机体,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因于气。“气一元论”认为气是万物之始,非此气则万物不足以长养,非此气则人不足以生存。气之为用,无所不至,古人曰:“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宵壤判。”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故曰:“百病皆生于气。”张景岳说:“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治病贵在调气。调气之法甚多,如结者散之,郁者达

4、之,闭者开之,陷者举之,高者抑之,浮越者镇坠之,脱者固之,散者收之,虚者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可以说八法皆调气。正如张景岳所说:“夫所谓调者,调其不调之谓也。”总结历代医家对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皆突出了“虚”“实”二因。实,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多由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冲任胞络瘀阻,不通则痛。正如张山雷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所说:“经前腹痛,无非厥阴气滞,络脉不疏。”虚,气血不荣,气虚不能生血,或气虚运血无力,滞而作痛。然一虚一实皆由气所引,因此,在痛经的治疗中,调气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环节。

5、  3调气法的运用    临床上治疗痛经根据其病因病机不同,其治法也不同,但都突出“调气”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在下面临床分型论治中可见一斑:    寒凝血瘀型,经期过食生冷,冒雨受寒,或涉水游泳,寒邪客于胞宫,血为寒凝,瘀滞作痛。《傅青主女科》所说:“妇人冲任之脉,居于下焦,最恶寒湿。”其治法为温经理气,散寒除湿,化瘀止痛,气行则血行。方用温经汤加减。方中当归、白芍、川芎调血,吴茱萸、桂枝温其血分之气而行其瘀;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同时生姜又能温胃气以助生化。诸药

6、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阳虚寒凝型,机体阳气不足,其功能减退,失于温煦,阳不制阴,阴邪相对亢盛,则有阳虚则寒[3],寒则气血运行缓慢甚至不畅,瘀滞不通则痛。其治法为温阳理气,温补阳气以驱除体内之寒邪,推动血液运行。方用当归四逆汤等。方中当归补血活血;芍药辅之而养营气;桂枝、细辛性苦,散寒温通阳气;大枣、甘草性甘,益气和中,补其不足;通草性淡,通经脉,畅血行。诸药合用,共奏温阳散寒,养血通脉之功。    气滞肝瘀型,情志郁结,肝气不舒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郁滞,气血互结,血运不畅而冲任胞脉瘀阻而发生痛经。其治法

7、为理气舒肝法,活血化瘀,肝为刚脏,易升易动,善郁善滞,而肝又为气血升降之枢,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血才能调畅。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活血祛瘀止痛;小茴香、干姜、官桂温里祛寒止痛;蒲黄、五灵脂、没药活血散瘀止痛;延胡索行气活血。诸药合用,共奏养血疏肝,理气祛瘀之功。    气滞血凝型,“血之凝滞为瘀,必先由于气滞。”气机郁滞不畅,形成机体局部或全身气机不畅或阻滞,而气与血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气滞则血行不利,血行迟缓从而引起血瘀。其治法为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说:“运血者,即是气。”因此,

8、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通过推动气的运行来行血活血以去瘀。方用膈下逐瘀汤。方中当归、川芎、芍药养血活血理气;桃仁、红花、牡丹皮活血化瘀;五灵脂化瘀止痛;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枳壳行气导滞;延胡索、乌药行气止痛;甘草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气血两虚型,素体虚弱而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