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ID:9634687

大小:7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4

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_第1页
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_第2页
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_第3页
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_第4页
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正文】李重庵: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了几位专家,就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座谈。文化是个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一直在不断提高和深化。总的来说,我国的文化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台阶:第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只是认识到经济中的文化成分,认为文化搞好了对经济建设有帮助。文化是为经济服务的,在不用的时候也可以没有。第二,党的十五大系统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这将文化提升到了与经济、政治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是一大进步,但

2、在具体工作的安排上,文化仍扮演着拾遗补缺的次要角色。第三,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强调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在执政理念上的体现,更使现在越来越多的干部开始重视文化建设。从更深层次上看,我们搞发展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特别是温饱问题解决后,人的发展主要是文化问题。所以,随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逐步深化,对文化在整个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的认识也有了提高。当然这还不够,对文化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3、中,如何落实文化建设。比较而言,目前经济和政治这两件事情,关心的人比较多,而文化的位置或状况相对较弱,乃至让人觉得有些忧患甚至危险。我们国家如何能够几十年、几百年按既定方向稳步发展下去,和平崛起,除了有经济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制度的保证外,大概从深层次上长期起作用的还是文化。前两者在一定时间和形式上都总是动态地发展变化,但在心灵深处,融化在人血液中起作用的仍是文化。中国13亿人口如何能够凝聚在一起,致力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恐怕最根本的依然是文化。但这一方面我们觉得很空、很苍白。平时看不出来,但若碰到一些考验的话,觉得还是不可靠。如果将来“三条腿”有一条腿

4、比较软,并由于这条腿使整个大局受到影响、损失的话,问题很可能就出在文化方面。大家对这方面问题有何考虑,以及对新时期、新阶段文化建设的大政方略有什么建议都可以谈谈。希望大家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交流,畅所欲言。    从国家的文明形态发展来看文化问题杨义: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文化问题。一个现代大国如何在世界上树立自己的形象和旗帜,大国的学术、文化应该是什么样?我认为应该从国家的文明形态发展来看文化问题。我曾经提出了一个命题,就是“文化工程”,实际上是“人心工程”,涉及到一个民族如何形成一个价值共识的问题。一个民族有没有价值共识,十分重要,它是体现综合国力的

5、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工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同时它也要和当今世界的总体格局相联系,和我们文明的发展程度联系起来;文化工程还有一个人群素质的问题,我们的很多工作都不是在素质上下工夫,而是在一些形式上下工夫。另外,理性思考和创造能力,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文明要有原创性(即创造能力)和共享性(即一个民族共享的程度)。一种文明创造出来,不为民众广泛接受不行,但是光讲共享性,不讲原创性也不行。我们要形成一种用原创性带动共享性,以共享性培育原创性的体系。在原创性的问题上,文学理论界多年来一直认为西方话语是强势话语,怎么创造出一种中国的话语来,一直

6、困惑了我们百年。实际上从王国维、鲁迅到钱钟书应该说是创造了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但我们自己并没有认识到。同样一个问题,可能我们中国的学者认识比较深刻,但是我们并没有把它发展下去,这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创造的心理欠缺的一种表现。在如何树立对原创性,对文化创造、文化专利权的尊重方面获得共识也很重要。如美国的安德森提出的“想像共同体”,认为当宗教衰落时,靠印刷术的流行形成一种民族国家的观念。但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形成决不是这样。我们几千年不曾中断的历史写作,我们“四书五经”这种核心经典的确定,或者是通过科举制度形成的文官考试制度,还有汉族和少数民族长期以来这样

7、一种文化重于种族,在碰撞中融合的历程,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其实是一个血与火的实践共同体。像这样的问题,范文澜先生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研究和提出过。斯大林当时讲民族问题是资产阶级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问题,而范文澜先生却敢于提出,中华民族的问题是在秦汉时期形成的,这在当时应该说需要很大勇气。但是现在的学者思考外来的新观念时,自己却没有建构一个开放的、平等的对话舞台,而是采取一种完全照搬的姿态,往往不因时因地因人因研究对象而异,那么它是否可以不经调整就适合中国?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哪些地方应该超越或扬弃?比如当前文学界关于“现代性”的问题,这在西方也没有

8、统一的看法,那么它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是否需要按照西方价值观论定我们自己的实践?仍需要我们作进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