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化哲学视域下的科技文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化哲学视域下的科技文化研究文化哲学视域下的科技文化研究 摘要:《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一书在文化哲学视域下,思考和研究科技文化在建构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独特功能。全书体现了叙事主旨和时代主题的共映,在追问与反思中定位科技文化的价值,并以科技文化的本土化来架构其发展战略。 关键词:文化哲学;科技文化;和谐社会;构建 中图分类号:G05 二、在追问与反思中定位科技文化的价值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二元分裂,一直是现代科技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所面临的最深刻的困难或危机。因此,追问和反思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融合问题是文化哲学研究的使命
2、。在《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一书中,作者对20世纪以来的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现象进行了系统地回眸,并对置身于其中的根源及其来龙去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追问和反思。作者以对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表现及其根源进行批判性地解析为其切入点,通过对二者内部结构、思维方式、文化价值、教育模式等之间的差异的追问,来判断现实社会发展的文化维度上的问题及其文化发展的新动向,确立了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必然性、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从而回归到和谐社会构建的本质层面上。通过这种追问和反思,来定位科技文化的价值,从而又回到追问与反思的原点,凸显出科技文化作
3、为社会文化的基频能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中提供精神资源与营养,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正当的文化尺度、文化框架与文化支撑,最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可资依托的精神家园。 该书也从文化现代化的角度反思了现代化建设的深层维度,提出文化现代化不仅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和灵魂,没有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无所谓社会的现代化。这一观点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的概念,也为解决现代化的出路规避了新的思维和路径。作者还认为,和谐社会构建呼唤以科技文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以科技文化为基频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上,需要融科技文
4、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的支撑。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当代融合的最高境界是走向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消除和谐的障碍因素,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该书作者在对科技文化的反省和洞见的过程中,把科技文化在人们的认识境界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追问与反思的结果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共生、共变的。作者在文化哲学视域下进行的科技文化研究,以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为路标,以对科技文化的价值定位,将科技文化内在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也正是作者这种反思追问和批判的现代精神,不仅张扬了一种深刻而又独特的学术体悟和文化关怀,也充
5、分展现出在当代社会和文化境遇中作者的某种文化情感和价值取向。 三、以科技文化的本土化来架构其发展战略 对科技文化的本土化问题阐释是《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一书的另一创新点。科技文化是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中国它属于舶来品,如果真正让科技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获得生机和活力,则务必赋予它本土的形态,使之与中国文化中积极的因素进行有机地融合,否则科技文化将只能徒有华丽躯壳地存在于中国社会的生活和文化领地上。因此,置身于社会转型的中国,要想推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建设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融科技文化与人文
6、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在作者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惯性中的消极因素对科技文化创新体系的障碍,对科学技术与科学理性精神的片面理解,现行体制机制和政策中的诸多弊端等都不利于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普及。因此,在架构科技文化的发展战略时,必须以科技文化的本土化策略来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体系。 该书在阐释科技文化的本土化时,并未在理论上把科技文化的本土化固定化、静态化。作者从中华文化的复杂底质中探寻与科技文化所秉承的要素一致的和谐因子,并致力于寻求能够融合未来视野,具有世界胸怀和开放品格的科技文化本土化策略和
7、可行的操作路径,这不仅是科技文化的内在理论品格要求,也是作者致力于科技文化研究的目的与归宿。 科技文化的本土化实践是一个文化重构和创造的过程。在阐述科技文化的本土化重构和创造的过程中,作者还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全方位弘扬和普及科学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发展科技文化产业,营造科技文化与科技创新良性互动的文化氛围等兼具本土化和开发视野的战略措施,对于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科技文化支撑体系的建设,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总之,《科技文化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一书,给人视角新颖,文笔精练,论述精辟,别开洞天,耳目一新的感觉,
8、具有前瞻性,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科技文化和科技文化本土化等问题的一部力作。当然,对于和谐社会构建这一宏伟工程,一本著作不可能穷尽其中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