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26541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微卡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微卡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效果研究【关键词】,肺结核;复治涂阳;微卡 [摘要]目的:评价化疗并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微卡加化疗治疗组与单纯化疗对照组,观察治疗结束肺部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痰菌阴转情况。结果: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3.5%和75.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肺部病灶吸收率分别为84.8%和48.9%,空洞闭合率为60.9%和37.8%,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卡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
2、灶吸收,可作为复治涂阳肺结核的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辅助治疗。 [关键词]肺结核;复治涂阳;微卡 TheStudyoftheAdjuvantEffectofMycobacteriumVaccaeontheTreatmentofRecurrentTreatedSmearPositivePulmonaryTuberculosis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chemotherapyandmycobacteriumvaccaonthetreatmentofrecurrentsmearpositivepulmonarytuberculosi
3、s.MethodsThepatients:mycobacteriumvaccaepluschemotherapygroupandchemotherapygrouptoobservetheslesionimprovement,thecavityclosureandsputumbacteriologicalnegativerates.ResultsThesputumbacteriologicalnegativeratesthoseincontrolgroup(P<0.01).Thelesionsimprovementratesintheobservedgroupandcont
4、rolgroupvaccaecanimprovethesputumnegativeratesandthelesionsabsorptionandmightbevaluesintheadjuvanttreatmentofimmunotherapyandchemotherapyofpulmonarytuberculosis. Keyonary;Thetreatmentofrecurrentsmearpositive;Mycobacteriumvaccae 目前,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治疗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我们于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通过县防疫站下设的结核病项目门诊对4
5、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应用含母牛分析杆菌菌苗(微卡)的化疗方案进行疗效研究,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我市登记、治疗及管理的痰涂片阳性的复治患者。男52例,女39例,年龄20岁~65岁,平均年龄39.2岁,均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并发症,无糖尿病等免疫性疾病,近年未用免疫抑制剂,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编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入选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39.5岁,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8.9岁,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具有可比性。 1.
6、2 治疗方案[1] 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B1500mg,隔日顿服。SM0.75g肌肉注射,隔日1次。在化疗2周后加用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安徽龙科马生物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10003。每次22.5μg,每15d臀部肌肉深部注射1次,用药6个月,共12次。 1.3 观察项目 细菌学检查:治疗前及治疗期间2个月、5个月、8个月末痰涂片检查;X线检查: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摄后前位胸片1次;其他检查:每2个月行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1次。 1.4 疗效判定标准 按1999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标准评定。 2 结果 2.1 痰菌阴转情况 治疗组2个月末、5个月末痰菌
7、阴转率分别为76.1%和84.8%,高于对照组;治疗满疗程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75.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1。 2.2 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 治疗组疗程结束病灶显吸率(显著吸收+吸收)84.8%,空洞闭合率60.9%,对照组48.9%及37.8%,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及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痰菌阴转情况(略) 表2 两组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略) 3 讨论 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