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24027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4
《试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儒家诚信观的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儒家诚信观的现实意义摘要:儒家诚信观对中国历朝历代政治、经济、法制、文化、教育等均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儒家诚信观的内涵释读、价值评判和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三个层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儒家诚信观丰富内涵和评判儒家诚信观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儒家诚信观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诚信观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引言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向来强调以诚信为本。但在当代中国违背诚信准则的事情却是越来越多,此起彼伏,以假冒伪劣产品冒充“名牌产品
2、”、“优质产品”、借款不还还理直气壮、交通肇事后逃避责任、学生考试作弊巍然成风等。虽然上述事件的发生原因很多,但其足以说明中国人的诚信观在当代受到了巨大冲击,当代中国人还要不要诚信以及应树立什么样的诚信观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中的一大课题。 笔者在追溯和剖析中国传统诚信观后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诚信观的理论,中国从古至今始终在讲求为人处事要诚信,甚至将其上升为法律要求,对违反诚信的违法行为人施以极重的刑法。在诚信的诸多理论中,儒家的诚信理论影响最大,在当代仍具有现实意义,故笔者拟对此做以探讨。 (图片
3、摄影:李富金) 一、儒家诚信观的内涵 孔子关于诚信的思想非常丰富,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輓,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1]孔子在谈到为政的道理时,特别强调信的重要性,无信不足以为政。 (二)治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2]这里孔子将信提升到了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视其为治国最重要的要务,“民无信不立”,失去
4、老百姓的信任,则根本无法治国。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这段论述亦强调了信对治国的重要性,要“敬事而信”。 (三)做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矣,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4]这里孔子论述了信对做人的重要性,仁人应具有的五种品德中就有信,信是得到别人任用的重要条件。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6]
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7]孔子在这里将信作为衡量君子言行的重要标准,言行一致是君子的重要品质。 (四)做事。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8]这里孔子将信作为一个人立身行事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忠信笃敬即使到了他国,也行得通;言语欺诈虚伪,行为轻浮狂妄,即使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9]这段话是孔子在教育和告诫弟子做事要讲信用,不要说大话,做不到的就不要答
6、应别人。 (五)交友。孔子主张交友和待友也要讲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10]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1]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12]樊迟问仁。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13]上述言语无一例外地表明交友和待友中信用的重要性。 (六)强调信要符合义的要求,要适宜于实际情况。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4]孔子认为符合义并适宜
7、于实际情况的信才能够反复实践,否则不能算无信。这里孔子实际上提出里判断信的标准,信不是常人所理解的一概按约定办,对不合义、不适宜实际的约定的违反不算不守信。孔子在信问题上的智慧由此体现出来。可以看到,孔子不是板起面孔读死书的老学究,他的思想充满着智慧的光芒。 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对信也作了一系列论述。孟子说:“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於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15]孟子将诚视为天之道,将思诚视为人之道,诚信的重
8、要性不言而喻。孟子认为要通过反身反思等修身养性的方法达到的“诚”的精神境界,与自然之道的“诚”相统一。在评价信的标准上孟子同孔子是如出一辙。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16]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给信注入了善的内容,强调善与信的统一。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