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44431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儒家道德思想视野下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儒家道德思想视野下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与人之间诚信缺失、人与自然摩擦增多等诸多矛盾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德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儒家道德和谐社会哲学启示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便在于寻求解决各种
2、社会矛盾与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对此,我国早在2004年,便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一理念的构建与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在和谐社会中,依法治国战略能够得到贯彻落实,社会民主得到广泛发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公平与正义,在协调各方利益时,应贯彻公平、公正的准则;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诚信友爱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互信互助;在和谐社会之中,人的知识与创造得到尊重与肯定,不断激发社会个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和谐社会必然要追求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这需要社
3、会各方不断努力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为人民的安居乐业提供环境保障;最后,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它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环境与生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是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建设,既包括经济的、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文化的,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关注生态环境建设,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与我
4、国悠久的文化观息息相关。千百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和谐的观念,这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和精神支撑。 儒家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 儒家的和谐观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了思想根底。长期以来,儒家文化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历代帝王都十分推崇儒家思想,其诸多作品都被奉为国学经典,而其中也蕴含着大量的和谐思想,这为和谐社会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具体来说,儒家的和谐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儒家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观点便是天
5、人合一,天便是指自然万物,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合一、统一的。这一思想在不同的儒家经典著作中都有体现,例如在儒家四书之一的《中庸》中,便认为致中和,天地才能位焉,世界万物尚且育焉的思想,即认为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强调了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在儒家思想内得到不断传承,宋代儒学大家张载在其著作《西铭》中还提出了民是我的兄弟,物是我的朋友的思想,这也道出了自然与人类平等、统一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中,万物与人类在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自然与宇宙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尊重、保护自
6、然,而非一味的向自然索取。中国当前的生态社会建设可以借鉴儒家思想中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价值观。 其次,儒家学者强调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观。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儒家强调宽与仁,即宽和处世,善意待人,以仁义宽容之心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还描画出建立在仁之上的理想社会便是大同社会。 孔子在《论语・子路》提出了人际关系处理的一条准则,即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也就是道德高尚的人,他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但在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
7、和态度上不必去迎合苟同他人;而同而不和则是指大多数小人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喜欢迎合他人,符合他人的观点,但实际上,他内心并不认同,并且缺乏和谐友善的态度。在《论语・卫灵公》中,同样有着对于人际和谐的思想体现,其提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君子能够忍耐,不与他人争论,能够与众人和谐相处,但又不结党私营,有所偏私。由此可见,品德高尚的君子的一个重要品质便是能够与他人和谐共处,并宽以待人。 儒家文化十分重视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品质,孟子在《公孙丑下》中提出了著名的哲学思辨,即天时不如地利,而地
8、利又不如人和。他认为在作战时,气候和时机的优势不如地理位置上所占的优势,但地势上的优势又比不过士兵团结一致的人和优势,这一观点虽然讲的是国家作战,但其中可以看出,孟子认为人和在团体中是至关重要的,而人和便是人与人能够和谐相处,团结一致。孟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如何达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方法,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人们在孝养亲人之时,能够推己及人,尊敬和爱护那些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和孩子,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