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22352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摘要:结合其他语言学研究路向从社会语言学视角重新全面剖析语码转换现象。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社会规则是语码转换的外在动力,而交际者心理则是其内在动因。此外,对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和语用功能做了较系统的梳理。前者体现交际者的社会身份,调整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反映社会场景;后者提供便利,论文联盟.Lyers-Scotton和Gileso Gumperz从宏观角度提出情景式语码转换和喻意式语码转换的概念。前者解释因言语情景不同产生的语码转换,后者指交际双方为调整角色关系而进行的语码转换。但对语码
2、转换为什么会随情景变化而变化以及交际者为什么要进行角色关系调整未做深层解释。 Myers-Scotton的标记模式理论融合了宏观与微观的分析视角,认为交际中的语码选择是社会因素和个人自身动态考虑相互作用的结果。她将语码转换分为有标记和无标记两类。无标记选择意味着交际者遵循社会规范并维持权利与义务现状;有标记选择暗示交际者试图偏离现有权利与义务,以建立新的权利与义务体系。该理论自创立以来成功地解释了语言之间、语言与方言之间乃至文学语言各语体之间的语码转换,因而备受推崇。 Giles用言语顺应理论来解释语码转换。他指出通常交际者会根据对
3、方语码对自己的语言或语体做调整,或使之与对方趋于一致(即语言靠拢),或有意突出与对方的差别(即语言偏离)。这与Myers-Scotton的标记模式理论很相似,都是从动机角度研究语码转换,但均未对该动机作深层次的探讨。 二、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传统社会语言学视角主要通过社会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经济地位等)与语码转换在宏观层面上的关系探讨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然而笔者认为由于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所以探究语码转换动因及功能应从社会背景人手。 (一)语码转换的动因 社会从两方面制约人的言语,一是提供规则。二是提供动机
4、,即说话要讲究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讲,语码体现了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或人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决定了语码的选择。因此,社会规则是语码转换的根本原因。 社会规则的影响力在政治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1997年Yau所作的调查显示:在1991年至1995年间,香港议员在立法会上的语码使用状况有所改变。过去英语占主导地位,但在19997年回归之际议员进行英汉及英粤语码转换的频率大大增加。这既可视为对香港社会政治形势变化的顺应。也是社会环境变化在语言上的反映,体现了社会规则对语码选择的制约力。社会规则也和民族权益关系密切。如政府首脑的外交语码选择,在谈论非
5、原则性话题时,首脑们可在本国语言和造访国语言间切换,但在重大国际会议或其他正式场合上谈论严肃政治话题或发表政治声明时,则毫不例外地选用本国官方语言。这也是社会规则对语码的内在要求。 此外.社会规则也体现在其他领域。例如,在人才招聘现场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谈话: 招聘者:您好! 应聘者:您好!请问这里是否需要招聘英语教师? 招聘者:是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做一下自我介绍。 应聘者:好的。我是2001年本科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之后在某大学任教。2003年考取西北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招聘者:Excuseme,xianFor
6、EignLanguageUniversityin2001andthenygraduatestudyinNorthwestUniversityin2003 在上述对话中,因需要了解应聘者的实际英语水平,招聘者突然打断对方谈话,实施汉英语码转换。应聘者为展示自身能力立即采取语言靠拢。这一潜在社会规则决定了双方的语码转换。又如,在南京某商场,营业员热情地用南京话向一位北方顾客打招呼,可是这位顾客不懂南京话,无法表达自身需要。此时营业员马上转用普通话,两人的交流得以顺利进行。显然。营业员的语言靠拢顺应了此时的规则:为顾客服务。再如,一位中国教授
7、在询问学生硕士论文情况时,两人有如下对话: 教授:平时应该多听一些学术讲座,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讨论讨论。 学生:对了,昨天上午的那个关于homosexuality(同性恋)的讲座,我给误了。 教授:你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吗? 学生:不是,只是觉得好玩儿。 教授:其实这个题目很有意义,只不过谈到homosexuality的时候,人们总是羞于启齿,但这的确是个现实,值得研究。在这段对话里,教授和学生谈到homosexuality时均选择英语,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与性有关的话题不宜在公共场所谈及。当非谈论不可时,通常会使用各种交际策略,语
8、码转换就是其一。为顺应这样的社会规则,教授和学生有意识地转换语码,以避免尴尬。 语码选择除受外部因素影响外,还受内部因素制约。外部因素主要指社会规则,内部因素则指交际者的心理。该心理(包括性格、意念、认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