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14278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试论全民教育思想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主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全民教育思想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主张 论文摘要:全民教育思想是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它主张教育对象的全民化,追求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为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和教育对象的扩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二者虽然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其基本内涵和精神追求是一致的。全民教育思想可以从孔子那里汲取丰富的营养。 论文关键词:全民教育思想;孔子;有教无类;区别;渊源 2005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从2006年起设立首次以个人命名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用于奖励在“全民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
2、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这是国际教育界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也说明孔子对全民教育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作者认为,全民教育思想与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有紧密的历史渊源。 一、全民教育思想的兴起及其基本内涵 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宣告:“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几十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把全民教育作为缓解社会危机和国家反贫困计划和经济振兴计划来对待。亚太地区于198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推行“亚太地区全民教育计划”的建议。1990年3月“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在泰国宗迪恩召开,这标志着全民教育思想的正式产生。进入21世纪以来,全民教育思想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两
3、大教育思潮之一(另一个是终身教育思潮),它不仅主导了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努力的方向,也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 全民教育兴起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三:首先,从个人发展的层面上看,全民教育既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籍以促进社会平等的根本保证,又是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其次,从社会或国家层面上看,全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和国家走出危机、摆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然选择。第三,全民教育是促进世界文明共同繁荣的需要。目前,全世界面临着一些令人生畏的问题:环境的普遍恶化、人口的迅速增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等等。教育,尤其是面向所有个体的
4、全民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全民教育就是指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其基本内涵就是追求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它要求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不仅仅是人的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必须。全民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是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要,以提高所有人的基本文化水平和谋生的基本技能,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并有一定的意识和能力参与解决困扰世界的一些重大问题。通过全民教育,让全人类和平共处、共同进步,从而使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及其基本内涵 孔子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那是一个社会
5、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在经济上,铁器时代的到来,使生产工具得到质的改进,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私田的大量出现导致“井田制”的瓦解,新的经济关系为体、脑的进一步分工提供了可能。在政治上,春秋时期,烽烟四起,战乱频仍。政治的多元化及其连锁的分裂、组合,使政教合一的封闭模式开始瓦解,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也受到破坏。 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士”阶层逐渐兴起,官学逐渐衰退,私学大量出现。孔子在这百家争鸣的时代独领风骚,他首创私学,并历史性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为“文化下嫁”即文化知识传播与民间做出了巨大贡献。
6、 关于“有教无类”内涵的解释,历史上存在着许多争论和不同的见解。合理的解释主要集中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有教无类”即是指孔子在收受弟子时不分民族、种族,没有“夷夏之防”。有人统计过孔子弟子的籍贯,计有鲁、齐、卫、晋、秦、蔡、吴、宋、薛、楚等国。其中楚国在当时被称为“蛮夷之邦”,孔子弟子中的公孙龙和秦商就是楚国人。孔子甚至还欲居“九夷”施教,认为他的教育在“蛮夷之邦”也能行得通。第二种观点认为,“有教无类”是指孔子在收受弟子时不分贫富,不问阶级出身,不搞“有成份论”。因此他所接收的弟子不分国籍,也不分政治经济地位,既有大贵族子弟如司马牛。也有称之为“卞之野人”的子路和“在缧绁
7、中”的公冶长,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穷居陋巷”的颜回,不仅有形同乞丐者,甚至还有犯人和大盗,更没有任何年龄上的限制,既有年长的冉耕,也有年幼的曾参。 无论从以上哪种解释去理解,“有教无类”均可与教育对象产生直接的联系。无论怎样解释,都不可能脱离孔子的办学实践去做出结论。时人南郭惠子的慨叹——“夫子之门何其杂也!”(《苟子·法制》)就是明证。孔子“来者不拒”的办学实践是不争的事实,它对冲破“学术官守”的局面和顺应学术下移的潮流,对于教育对象的扩大化发挥了极大的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