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39558
大小:29.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3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有教无类”提纲出处:“有教无类”源于《论语•卫灵公》一、产生的条件1.时代背景春秋末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多的人掌握文化知识,这种对教育的迫切需求。孔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创办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局面。2.思想基础一方面,“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另一方面,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础,都能通过学习提高、改变自己。3.个人经历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少年之时“贫且贱”,但是他一直坚持学习并最终学有所成。因此,他同情下层无条件接受教育的人,也愿意为有心向学的人提供帮助。二、内涵1.人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2.人
2、不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3.人不论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4.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应该接受教育三、对“有教无类”思想的争辩1.对“自行束脩以上”的争辩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有的学者借此指责孔子虽言“无类”,实则又类。大部分学者则认为,这正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最深动的注脚。孔子招生并不收取学费,他所要求的是拜师的礼节。凡是真心要学习的、主动地按照礼仪来拜他为师的,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远近,孔子都会接纳他、教诲他的。2.对“类”的争辩大多数人把“类”解释为“种类”,但也有学者认为在春秋时期还没有“逻辑的类别”的概念,“类”字只是用在氏族范畴
3、里表示族类,因此,孔子“无类”的本意应该是不分氏族的意思。3.对“有教”的争辩从孔子所处的历史背景来考量,把“有教无类”理解为普及教育难免有不妥之处,因为当时的教育是完全依附于政治的,教育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此外,“学无常师”仍是当时的常态,即使学术下移、私学兴起,教师并没有被职业化。四、贡献及影响(1)一方面,“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界限,不仅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及范围,也使更多的人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为以后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千年统治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使社会更加稳定,有更多人为政治经济发展出谋划策。(2)建立儒家哲学(3)整理文化遗产孔子删《诗》书,订《礼》乐
4、,赞《易》象,修《春秋》,赋予古籍以新意义与新生命,对于维护与传承文化遗产贡献极大(4)塑造师道典型孔子以其“学而不厌,诲而不倦”的精神塑造了我国师道的典型。孔子的师道典型,影响了后代师道文化的发展,使尊师重道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五、现实意义1.合理性1)孔子关于“人不论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人不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相通的,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2)孔子关于“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应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是相通的,有利于实现大众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促进素质教育的全
5、面推进。2.局限性1)孔子的“有教无类”不包括妇女。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女性,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当代社会并不适用。2)当代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还存在诸多教育不平等的现象。3)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一些天资愚钝的学生可能被高校拒之门外,无法在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4)在今天的教育中,一些教师把学习成绩当做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缺乏公平的原则,轻视学习差的学生。(六)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1.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和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了解掌握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缺点与不足;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类型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
6、个别特点。此外,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桥梁作用,班主任应定期召集任课教师研究班级学生的教育,让各任课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各学校应该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从本校实际出发,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参加到课外活动中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才能和特长,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前我国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这种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我们应该变“灌输教学”为“启发教学”,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经常与老师辩论,发表不同见解。3.继
7、承德育的优良传统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化知识,但是不能够不会基本的为人处事在物质利益当前的社会,我们应该大力提倡道德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目的:施于有政——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在维护社会意识的同时,孔子也强调社会人民大众的利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主张民有所生有所养,注意尽量减轻对民众的剥削。孔子的教育心理1.学习动机与学习境界2.思维心理与记忆心理3.素质养成与发展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