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55590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6-11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摘要: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体现了朴素的教育公平观念,有利于实现了教育的平民化,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教育公平这个亘古常新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再读孔子教育公平思想,对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公平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67-02一、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简析(一)“有教无类”的内涵“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其含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
2、分种类,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孔子在创办私学,聚徒讲学的具体教育活动中,都践行8“有教无类”的思想。他广收门徒,其三千弟子中,有鲁国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的子张,这体现出他不论学生身份贵贱;有以货殖致富、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蓬户瓮蒲、捉襟见肘的原宪和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还有穷困至三天不举火十年不置衣的曾参,这体现了他不论学生穷富;有北方的卫人子夏,陈人子张,又有南国的吴人子游,这体现了他不论学生的地域。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只要诚心求教、潜心问学,都
3、热心教诲,相信教育的巨大力量可以使化恶为善、化愚为智。除扩大教育对象、广收门徒之外,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采取相应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即针对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育。孔子在教学中对学生“听其言”、“观其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如果说“有教无类”提出了教育机会的广泛性公平性,那么“因材施教”便是指出了学生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发展机会。(二)“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有教无类”体现了孔子朴素的教育机会平等思想,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孔子“仁”的哲学思想,这是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出发点
4、。孔子“仁”的思想强调的是“仁者,爱人”、“爱众,而亲仁”。“孝悌”是孔子仁学的核心根本。孝悌,即为教育人们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能做到这些的就可以做到不犯上作乱,使社会安定。“有教无类”便是孔子仁爱思想在教育上的具体化。2.出自《论语・阳货》的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人的本性或天性都是相近的,是人们后天的行为、环境的影响才使人们之间有了善恶高下的差别。正是这种人性观承认了人的可塑性,为“有教无类”思想提供了另一理论依据,承认了“有教无类”的“类”是客观存在并且是可塑的。它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
5、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3.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也深深的影响了孔子。在这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旧的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而礼崩乐坏。许多诸侯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政治家思想家们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民本”思想有了深化和发展,认识到政权的存亡与民众的向背的因果关系,于是庶民的地位大大上升。而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要求当政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把对民众作用的重视和实行爱民利民政策提到了新的高度。(三)“有教无类”社会历史价值8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历
6、史上起到了很大的进步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分行业和出身,打破奴隶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第二,不分地区和族类,促进各名族的文化交流;第三,不择对象,广收弟子,造就了一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才。不仅如此,该思想中蕴含的朴素的教育公平的思想对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更是深远的,这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二、我国教育公平的发展现状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超越了身份制、等级制等将教育视为少数人特权的历史阶段之后,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基础价值。教育公平的内容包括教育权利的公平、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自19
7、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教育公平不断发展的同时,仍然还有很多问题。从受教育的不同阶段来看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前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文化水平的提高,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城区和乡镇、东部和西部的幼儿园基础设施、幼师专业技能等存在很大差距,在同一城市内也有贵族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园的差别,这些不公将学前儿童分级分类,不利于个体之间身心平衡发展,8影响儿童接受正规义务教育的质量,制约着全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国民教育质量的提高。更有一些在托幼机构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