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

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

ID:959833

大小:3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0-22

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_第1页
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_第2页
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_第3页
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_第4页
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  摘要:县域官员腐败尤其是县委书记腐败是近些年来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个别地方县域政治生态不佳甚至恶化,是个别县域官员走向腐败的重要条件。近些年来,奢靡之风、浮躁之风、贪占之风、庸俗之风、媚俗之风、跑要之风在一些地方严重存在,致使这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出现了一系列乱象。导致个别地方县域政治生态不佳甚或趋于恶化的主要原因有:党不管党现象严重存在、价值观迷失乱象亟待治理、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权力过分集中的沉疴尚待革除。要重构和优化县域政治生态,必须着力培育和塑造县域人文精神、加强党风政风民风建设、增强县域党组织的执

2、政能力特别是社会整合能力、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稳步推进县域民主法治建设、加快推进县权改革。  关键词:县域官员腐败;县域政治生态;县委书记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2―0015―05  近些年来,县域官员腐败特别是县委书记腐败,已经成为广大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县域官员腐败,影响县域社会稳定,削弱党在县域社会的公信力和执政基础。县域政治生态不佳甚至恶化是滋生县域官员腐败现象的重要条件。深刻揭示县域政治生态状况与县域官员腐败之间的内在联系,客观分析造成县域政治生态不佳甚至恶化的深层原因,提出优化县

3、域政治生态的思路与对策,对于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保持县域社会稳定、巩固党在县域社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从政治生态视角探寻县域官员腐败的根源  近些年来,买官卖官、贪污受贿、包养情妇、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在全国一些县域屡有发生,县域官员特别是县委书记成为腐败高发群体。在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同一县域内县委书记、县长“前腐后继”接力腐败的情况。有的地方县委书记贪腐案发,往往把众多副科级以上干部都牵扯进去,由此导致县域政治雪崩现象的出现。  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县官们到底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如此接二连三地堕入了腐败的泥潭?笔者以为,一个党员领

4、导干部之所以蜕化变质为腐败分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主观方面的原因,如放松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精神家园荒芜等,也有其所处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如政治生态状况对他们的深刻影响。  政治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由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舆论环境、用人环境和廉政环境等构成,涉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状况。政治生态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状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个地方政治生态良好,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遏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反之,一个地方政治生态不佳或者恶化,不正之风

5、盛行,势必助长领导干部邪念的产生,成为腐败现象滋  生蔓延的温床。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县域的政治生态是好的。近些年来,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之所以能够持续增强,县域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表明我国县域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比较清正,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比较好。这是我国县域社会的主流。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政治生态不佳甚至趋于恶化的情况,在个别县域确实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  近些年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奢靡之风、浮躁之风、虚假之风、媚俗之风、吹捧之风、跑要之风等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比较严重的存在着。一些人贪大求洋、追求豪华、过度消费、炫富比

6、阔;一些人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功利心重、好大喜功,不愿意干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情,热衷于“政绩工程”;一些人作风不实、形式主义严重,只图虚名、不求实效,为了所谓“政绩”不惜弄虚作假;个别人贪图享受、贪图钱财、贪图美色,崇尚享乐主义,沉溺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之中;少数人具有扭曲的媚上情结,唯领导马首是瞻,对上级趋之若鹜,极尽巴结献媚之能事;一些人无原则地歌功颂德,热衷逢迎讨好、互相吹捧;少数人权欲熏心,跑官要官买官,为谋取官位和权力不择手段。  上述不正之风的流行,对县域政治生态产生了相当严重的负面效应。在上述这些歪风的作用下,一些县区在政治生态方面容易出现以下一

7、些不良乱象。  一是容易形成县域官场内庇荫网。上述不正之风的流行,会让一些县域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委书记更加飘飘然、完全忘记了“我是谁”的同时,使得原本就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关系崇拜”、“金钱崇拜”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上下级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固化,以少数县域高官为核心,以权力和金钱为“润滑剂”,以亲情、友情、乡情为“粘合剂”,形成若干层级不同的关系网,彼此结成利益联盟,在县域官场“逐渐衍生出具有封建专制色彩的家族化、帮派化、圈子化的个人政治庇荫关系网结构”,他们利用其所掌管的体制内的合法性政治资源,“在政治上拉帮结派,在经济上相互牵连,把原先制

8、度化、程序化的地方组织结构变成了‘施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