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95053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让“基础教育”回归到教育的“原生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让“基础教育”回归到教育的“原生态”让基础教育回归到教育的原生态 我任校长已经十多年了,为什么校长越当越迷茫,越当越痛苦?越当越不知道怎么当校长了。校长当到今天,沒有了刚当校长时的那种得心应手,沒有了刚当校长时的那种胸有成竹,出现这种現象,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对教育的认真思考,因为在校长岗位上长期的磨砺走向成熟的缘故,是因为今天的教育远远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要求的缘故。现在的我已深深地感觉到我们不是在办教育,而是仅仅在管理一所高考、中考培训学校。钱老的教育之问深深地震撼了中国的教育界,中国的教育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L.。然而,面对这一切自己
2、感觉力不随心!你说能不痛苦能不迷茫吗?面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今教育界尽管在不断探索,也由此引发了各种层出不穷的改革,以致于今天各位校长都能讲出一套教育思想,各个地方都在出台一套一套教育改革方案,整个教育界都有点无所适从!但本人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当前最应当做的事是怎样让教育回归到教育的原生态。让教育回归自然,是教育的追求,是教育工作者的梦想。 首先,让学校回归校长。关于校长对学校的作用,有许多阐述,诸如校长乃一校之魂,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成功的校长引领学校成功,平庸的校长导致学校平庸,拙劣的校长则把学校引向歧路,等等。由此可见,校长对于学校发展肩负着
3、巨大责任。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学校管理总的来说是一种外在控制的管理体制、校长对学校的根本职责就是按上级的要求管学校而不是办教育。如何让校长从管学校走向,办教育,就应让学校回归校长,让校长有办学的自主权。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掌握什么知识的学生,应该由学校来决定,学校在遵守囯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就应该在学校董事会或校委会之下大胆实行校长负责制,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可依据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定办学規模,核定学校人员编制、编制财政预算决算等。除此之外,政府应向学校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管办分离。克服目前政府掌握校长人事任免
4、权和财权,通过政府拨款来影响办学自主权。学校引进什么样的人才,怎么管理校内的人、财、物,招收什么样的学生,那是校长的权力,应该充分相信校长,相信教师,相信学校,让校长真正享有办学自主权,让学校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局长不应该成为校长,教育主管部门只是总揽全局。然而今天的中国,一个校长在学校既沒有人事权,也沒有财政权,更沒有课程设置的权力,很难独立办学。全国高中千校一面,这样怎么能够办出有特色的教育呢?怎么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呢? 其次,让校长回归教师。校长来源于教师,他本应是教师但又不是一般的教师,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旗帜,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校长的产生应该由学
5、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以及教学督导部门组成的学校董事会或校委会按学校办学章程选举产生,而不应由政府部门任命。政府主管部门直接任命校长,造成校长对上级无条件执行,而不是首先向师生负责。校长应去行政化,这样校长可免于参加很多诸如计划生育、经济工作、农业开发、引进外资等与教育无关的会议,让校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治校,有更多的时间深入课堂,深入教师,让校长真正回归教师。同时校长去行政化后还可减少教育以外系统或军转干部调入学校,这能有效地让外行远离学校领导层,从而保证专家治校。校长选出后应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只要他在任期内能够认真履行职责,遵守董事会或校委会的办学章程,遵
6、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其他部门都无权解聘和停止校长的工作,让校长能充分实践他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体系和办学个性,展现学校办学特色,从而真正实现特色办学,全面发展。 第三,让教师回归教育。第25个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一所中学调研时指出:一个囯家有沒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囯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但近年被认为是圣地的教育,却沾满了官商二气。曾经有《小康》杂志的诚信调查结果被炒得沸沸扬扬房产商、官员、企业、教师等整体诚信度不如农民、宗教职业者、性工作者、军人和学生,被尊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遭遇诚信不如性工作
7、者这般待遇,其实教师是在代现代教育受过,比如教育乱收费、教师吃回扣、家教家养等,连年成为行业不正之风,但教师师德的总体下降,已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师德规范空泛化、数字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已经在工具理性、物欲追求中逐渐丧失。怎样才能重树教师的形象,提高教育的声誉,让教师回归教育?一方面,要求我们釆取切实的措施,提高教师的地位,而不是总停留在口头上,要切实保证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教师最基本的生活,以解除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居乐业。同时,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得到社会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尊重,社会应有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快教育改革,理顺举办者、办
8、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让教育回归本位。教育的回归在于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