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音乐在中华文明史的发展

浅谈古代音乐在中华文明史的发展

ID:9590007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古代音乐在中华文明史的发展_第1页
浅谈古代音乐在中华文明史的发展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古代音乐在中华文明史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古代音乐在中华文明史的发展浅谈古代音乐在中华文明史的发展一、中华文明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有着5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国,曾闻名一世的东方文化让世人所望。众所周知,世界性文明的出现,是从公元前二百多年开始的,当时,罗马称霸地中海,秦汉一统大中华,形成当时最大的两个世界文明圈。到了南北朝时期,罗马文明陨落了,于是大汉王朝与罗马双雄并峙,变成了唐文化的独占鳌头。唐代的长安,众望所归,西海瞩目,八方来朝。因此,唐汉七百年,可以说是世界文明的中华时代。中华文明有两个鼎盛期,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汉唐盛世,中唐以后,中

2、华文明开始逐渐退出世界舞台。  什么是文明的意志,文明的意志就是为全人类找到谋求幸福的途径和方式。于是有了人类文明,而且有了人类文明中的标志。在某些学者看来,液态的文明是都有自己的源头,比方说孟菲斯、巴比伦、雅典、耶路撒冷等都是文明的泉眼和源头。如果文明的泉水充满的涌流,它就开始漫游和传播,开始吸收、融合、交汇,然后形成文明圈。如果文明圈足够大,大到可以超越国界,涵盖不同的民族和种族,不同的文化时,这种文明就是世界性的。  当今世界的人类文明可以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文明分别是西方现代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

3、明。因此在未来的世界,世界文明的发展将是三大文明角逐的时代。  二、中国音乐的发展  自然,中国音乐国乐,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中国音乐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中国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包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秦汉。这一时期为中国音乐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音乐艺术形式是钟鼓乐队。中国音乐的新生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纪),包括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中国音乐在这一时期发生显著变化,开创了音乐国际化的新乐风。一方面世

4、界音乐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中国音乐也开始走向了世界化。中国音乐的整理期(约公本文由.L.收集整理元10世纪至19世纪),包括辽、宋、金、明、清。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呈现出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  三、中华文明鼎盛期琴弦成就  中华文明有两个鼎盛期,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汉唐盛世,湖北隋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琴十弦;湖南长沙五里牌战国晚期墓出土彩绘琴(严重残损),九弦或少于九弦;七弦琴的实例则有湖北荆门郭店村一号战国中期墓

5、琴,和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初期墓琴。四川绵阳出土的东汉弹琴俑所持之琴,弥补了出土先秦古琴与今天七弦琴音箱形制间的重要缺环,它们均是长条形全箱式琴,又分头宽尾窄的长条形和具有内收弧形琴项的长条形两种。  唐代造琴工艺取得突出的成绩,无论数量、质量都有空前的进展,民间出现很多造琴的能工巧匠。最受人们喜爱的斲琴名手,出自四川的雷氏家族,其中较早的是雷儼,曾在唐玄宗做过待诏,其后有雷霄、雷威、雷珏、雷文、雷会、雷迟等。雷威尤其著名,传说他得到神人指点,又传说他常在大风雪天去深山老林,以听风吹树木的声响,从中辨取造琴

6、良材。他们所斲之琴在大历(公元766-779年)中被称为雷公琴,其岳不容指,而弦不先文;其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韵,其精妙如此(宋苏轼《杂书琴事》)。贞元(公元785-804年)时,成都雷氏所造之琴,弹者之众。当时江南也出了沈镣、张越等制琴名手,他们所制之琴也受到人们的喜爱。出自名手古琴,历代好琴之士均视为传世之珍,以至宋代便有不少人伪造唐代雷琴,这种作伪之风经历元、明、清而延续到现代。也有少量唐琴珍品保存至今,盛唐雷氏所斲之九宵环佩琴(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认为不仅

7、是传世七弦琴中最古一件,也是唐琴最卓越的代表。  古琴确立今制之后,细部仍不断改进,以臻完善。传为唐初阎立本所绘的《北齐校书图》(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中的古琴,圆首阔肩,中部微狭,凤翅以下收殺至尾,这一造型对改善琴的音响当更为有利。  专家们鉴定今存较为可靠的唐琴共十六张。在基本形制一致前提下,根据它们外形起伏收缩的不同特点,还可划分为多种不同样式。若按后代琴书中琴式分类,有伏羲式十六张、神农式一张、凤势式三张、连珠式两张、师旷式两张、列子式一张、仲尼式一张。因为仅有的一张仲尼式琴还是晚唐之作,看来东汉到中唐

8、的八百年间,仲尼式琴并不很流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