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88738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国学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国学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浅谈国学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渗透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然而,当代的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西式教育难以提升国人的民族自豪感。201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纲要,要求逐步把原本脱轨的国学经典引入到各个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目前,我国的很多城市开始尝试着把国学中的经典思想逐渐渗透进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中职教育中渗透国学经典已是势在必
2、行。 纲要中指出,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与普高学生相比较差,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能力欠缺,故而纲要中对高中阶段的要求并不完全适用于中职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国学
3、经典的渗透在中职教育中势在必行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时间问题,中等职业教育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故而专业理论与实践实操在学习中占主要部分,除此之外还要接受必要的文化课教育,所以很难另辟时间开设课程来进行系统的国学教育。其次,中职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足以阅读较长篇幅的古代文化经典著作,所以课程内容达不到纲要内的要求。最后,中职生自主学习国学的积极性差,难以通过简单的阅读达到国学教育的目的,需要中职教师精心研究有本文由.L.收集整理效的教法学法,激发中职生学习国学的热情,引导其高效阅读,深刻领悟,最终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 以我校开设的课程为例,文化课以语数外为
4、主,另开设有专业课和音乐体育课,目前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鉴于课时紧张问题,国学教育通常采取语文课堂经典著作诵读的方式。因为当前很多的中职学生小学初中时没有系统的接受国学教育,并且对经典的著作接触较少,例如《论语》、《三字经》和《道德经》等只是耳闻或简单的背诵,并没有领悟其中的内涵,尽管一些语文教材中编入了部分经典的文章,但是内容太少,国学经典著作博大精深,只有认真地研读原著,才能受到那种深邃精神的熏陶,另外,中职生专业课的压力较大,且要定期专业实习实训,学校另外开设国学课程的可能性小,只能通过语文课堂来向学生传递国学精神。那么,作为中职的语文教师,具体应该从哪
5、些方面入手来逐渐把国学经典内容渗透进语文教学中呢? 一、精选合适的国学经典作为阅读文本 语文教育塑造人的灵魂和品质,而国学经典的渗透重在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造就圣人君子的氣质。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国学大师大师孙双金曾说:要读就读经典,经典具有种子的力量!所以,我们在选择阅读文本时应首选经典。例如《三字经》、《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就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阅读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三字经》、《弟子规》开始阅读,从中汲取修身自律,知耻明理的精神养料。 二、在语文
6、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国学教育 阅读经典以诵读为先,做到快乐诵读,温润推进。形式多样,具体诵读方式:清晨一读,中午一诵,晚间一咏。立足文本,扩大阅读,诵读经典。将经典诵读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语文课堂中每天抽取十分钟截取经典中的一段或一句,学生放声读,教师讲而悟,学生背而用。 三、中职语文课文与国学经典内容的高效融合 中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作为考试内容,学生在学习时既有考试危机所带来的积极性,也有不得不学的抵触情绪。这时语文教师可以适时以国学经典为范本延伸至课本文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课文,也有利于国学经典在学生心里深深扎根。例如,基础模块下册中有一
7、篇题为《善良》的文章,哲理意味很浓,学生在学习时兴趣不浓,我们可以从《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谈起,引经典古为今用,来一场关于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辩论,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哲理思考。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这篇文章。内外结合即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日常语文课文教授中渗透经典,如此耳濡目染,逐渐达到融合贯通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我国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具有非常大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将国学精神内化到人的精神血脉中,并外显到学生的日常行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人文修养和崇高的价值取向,让中职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