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

ID:9586048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3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_第1页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_第2页
资源描述: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心律失常  缓慢型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易诊难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2002-03—2006-09,笔者运用张仲景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龄43~83岁,平均61.0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2年;基础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6例,原发性心肌病8例,心肌炎1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  1.2诊断标准缓慢型心律失常依据心电图并参考

2、动态心电图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依据《内科学》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1]。治疗前心率均在50次/min以下,其中40次/min以下3例。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气短,或无心悸而见头晕,健忘,乏力,动则加重,甚则晕厥,舌淡,脉沉细而迟。  1.3治疗方法治宜温阳益气复脉。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药物组成:炙麻黄7g,制附子(先煎)9g,细辛3~10g,人参15g,黄芪20g,麦门冬10g,五味子10g,桂枝10g,丹参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30日为1个疗程。加减:头晕加天麻10g、石菖蒲10g;胸闷加瓜蒌10g、薤白10g。同时嘱患者避免屏气、按压眼球及按压颈动脉窦等使迷走

3、神经兴奋的动作。对于晕厥频繁发作患者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静脉滴注对症处理。  1.4疗效标准(自拟)显效:症状消失,平均窦性心律>60次/min,心电图恢复正常,随访1年,病情稳定;好转:自觉症状减轻,平均窦性心律较治疗前增加20%,心电图改善;无效:症状无减轻,心电图无改变。  2结果  本组56例,显效24例,好转28例,无效4例。有效率92.9%。  3典型病例  王某,男,46岁。2002-03-24初诊。患者2年前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悸,头晕,乏力,心率38次/min。拟诊“心肌炎”多次住院治疗效果欠佳。近1个月来,患者心悸、胸闷、乏力加重。刻诊:胸闷,心悸,气短,头晕,面色苍

4、白,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略腻,脉沉细而迟。心电图示:平均心率38次/min,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心肌供血不足。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心肌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阳虚,心阳不运,胸阴不散,心血失养。治宜温阳复脉,宣痹通阳。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瓜蒌10g、薤白10g。日1剂,分2次服。连服30日。平均心率58次/min。心电图明显改善,患者精神好转,无明显不适,续服2个月后停药,随访1年病情稳定。  4体会  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以心率缓慢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心悸、头晕、肢倦神疲、畏寒、乏力、舌淡、脉沉细而迟。属中医学心悸、怔仲、眩晕、胸痹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

5、心有推动血液循脉运行的作用。这一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心阳之推动作用,肾为全身阳气之根,故临床常表现为心肾阳虚的证候。本证病位在心,病本在肾,属虚寒证。治宜温阳益气复脉。予张仲景治少阴证之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中人参、黄芪、附子益气壮阳;细辛、麻黄、桂枝温阳通脉;麦门冬、五味子一则尊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训,以滋阴敛阳,二则制阳药之燥;丹参活血养心。诸药相合,共奏温阳复脉之功,运用于临床,效果较好,使部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心率提高,免于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是一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心律失常  缓慢型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易诊难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2002-03—2006-09,笔者运用张仲景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6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龄43~83岁,平均61.0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2年;基础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6例,原发性心肌病8例,心肌炎1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  1.2诊断标准缓慢型心律失常依据心电图并参考

2、动态心电图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依据《内科学》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标准[1]。治疗前心率均在50次/min以下,其中40次/min以下3例。临床表现:心悸,胸闷,气短,或无心悸而见头晕,健忘,乏力,动则加重,甚则晕厥,舌淡,脉沉细而迟。  1.3治疗方法治宜温阳益气复脉。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药物组成:炙麻黄7g,制附子(先煎)9g,细辛3~10g,人参15g,黄芪20g,麦门冬10g,五味子10g,桂枝10g,丹参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30日为1个疗程。加减:头晕加天麻10g、石菖蒲10g;胸闷加瓜蒌10g、薤白10g。同时嘱患者避免屏气、按压眼球及按压颈动脉窦等使迷走

3、神经兴奋的动作。对于晕厥频繁发作患者给予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静脉滴注对症处理。  1.4疗效标准(自拟)显效:症状消失,平均窦性心律>60次/min,心电图恢复正常,随访1年,病情稳定;好转:自觉症状减轻,平均窦性心律较治疗前增加20%,心电图改善;无效:症状无减轻,心电图无改变。  2结果  本组56例,显效24例,好转28例,无效4例。有效率92.9%。  3典型病例  王某,男,46岁。2002-03-24初诊。患者2年前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悸,头晕,乏力,心率38次/min。拟诊“心肌炎”多次住院治疗效果欠佳。近1个月来,患者心悸、胸闷、乏力加重。刻诊:胸闷,心悸,气短,头晕,面色苍

4、白,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略腻,脉沉细而迟。心电图示:平均心率38次/min,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心肌供血不足。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心肌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阳虚,心阳不运,胸阴不散,心血失养。治宜温阳复脉,宣痹通阳。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瓜蒌10g、薤白10g。日1剂,分2次服。连服30日。平均心率58次/min。心电图明显改善,患者精神好转,无明显不适,续服2个月后停药,随访1年病情稳定。  4体会  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以心率缓慢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心悸、头晕、肢倦神疲、畏寒、乏力、舌淡、脉沉细而迟。属中医学心悸、怔仲、眩晕、胸痹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

5、心有推动血液循脉运行的作用。这一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心阳之推动作用,肾为全身阳气之根,故临床常表现为心肾阳虚的证候。本证病位在心,病本在肾,属虚寒证。治宜温阳益气复脉。予张仲景治少阴证之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中人参、黄芪、附子益气壮阳;细辛、麻黄、桂枝温阳通脉;麦门冬、五味子一则尊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训,以滋阴敛阳,二则制阳药之燥;丹参活血养心。诸药相合,共奏温阳复脉之功,运用于临床,效果较好,使部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心率提高,免于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是一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